作“两省官”。《太平御览》卷二二三《职官部二一·谏议大夫》引《唐书》、《通志》卷五二《职官略二·门下省》“谏议大夫”条均亦作“两省谏官”。故不取《旧唐书》。
[50] 廖伯源:《汉“封事”杂考》,《中国上古秦汉学会通讯》创刊号,1995年6月。收入廖伯源《秦汉史论丛》(增订本),中华书局,2008,第195~204页。
[51] 《唐大诏令集》卷六九《乾元元年南郊赦》,第384页;卷二《顺宗即位赦》,第10页;卷八五《长庆四年正月一日德音》,第486页;卷五《改元开成赦》,第30页。
[52] 《唐大诏令集》卷四《去上元年号赦》,第23页。
[53] 《唐大诏令集》卷九《广德元年册尊号赦》,第58页。
[54] 《唐会要》卷五六《省号下·左右补阙拾遗》,第1139页。
[55] 《唐大诏令集》卷一○五《令百官言事诏》,第536页。时间据《新唐书》卷六《代宗纪》,第179页。《唐会要》卷五六《省号下·左右补阙拾遗》第1139页、《册府元龟》卷一○二《帝王部·招谏一》第1225页所记时间同。《翰苑新书前集》卷一二《谏官》引《大历实录》亦作“大历十二年诏”。《唐会要》卷五五《省号下·谏议大夫》第1116页亦收此诏,内容与《唐大诏令集》略同,但其时间系于“开元十二年四月”。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唐会要》第698页作“大历十二年四月”,是。点校本误。
[56] 《唐会要》卷五五《省号下·谏议大夫》,第1117页。庞元英《文昌杂录·补遗》(中华书局,1958,第77页)作“贞元中薛元舆为谏议大夫”云云。《山堂肆考》卷六一《请赐创印》将此事系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据《唐会要》卷五五《省号下·谏议大夫》,薛之舆代宗永泰(765~766)以后“逃匿于山险间十余年,〔德宗〕建中(780~783)后,方复仕宦”。故“大历二年”不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