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零点看书 > 明王朝 > 第17章 义军形势

第17章 义军形势

朱元章安定下来了,在怀定城中开始发展自己的势力,他任命王阳明为内政府已,总管怀定三城的内政发展。又将自己的三万军队,分成了三个军团,第一军团由曹和担任军团长,王武担任副手,而第二军团由赵狄担任,孙坚为副手,而他自己则担任第三军团的军团长,李守贞成为了他的副手。

就这样,怀定城中开始了,火热的发展运动。

而身为统帅的朱元章当然也没有闲下来,这这段时间内,他同王阳明商议,引用前世土地改革的经验,开始在他的地盘上开始了土地运动。

但他知道,那群地主的势力是很大的,如果自己只是简单的一棒子打死,大有可能会受到反弹而使得刚刚平稳的形势又严峻起来。

于是他很好的借鉴前世先辈的经验,从部队中挑选了三千强兵由郭威带领,打出只要没做过坏事,没压迫百姓的地主,就能保留他的土地,但是必须出钱买下你的土地,而针对那些坏事做尽的地主,由郭威带人进行抓捕调查,并在城中公开判决,将他们的财宝充做军用,而田产责按人口分派给无地以及少地的百姓。

而针对土地耕作问题,他同王阳明商议决定大量吸收附近流民,并将从那些地主家里得到的财宝,用无息贷款的方式贷给民众,并成立农耕互助社,社内一般有五户到十户人家,并由政府提供相应需要的农具以及耕牛。

而朱元章又考虑到,他们生产积极性的问题,制定了耕作奖励制度,规定只要按时勤奋劳作,并且足额交税,相应贷款进行减免并延长还款年限。

就这样,朱元章同志的地盘开始了发展腾飞,一时之间怀定城变得十分繁荣稳定。

而与朱元章的顺利不一样,其他几支义军的形势都处在不容乐观的情况下。

位于西征方向上,主要是由刘起,赵定领导的起义军,他们是一个宗教性质的义军,由于其是由平定教演变所成,而平定教主要其主要是宣传“天下大乱,平渡众生,人人平等的理念”,又赶上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百姓期盼着被解救,所以刘起在定远,中原,江北等地的传教深受民众信任。

所以他在定远与赵定密谋起义,他为了便于更广泛的发动群众便称自己是弥勒转世来解救众人,一时之间百姓群起响应成为了最大的一支起义军。

随即便向中原、江北方向进军迅速夺得大片地区,随后在庆历576年建立了大宋政权,跟随者达二十万。

但是在大宋政权建立起来之后,庆国朝廷迅速任命丞相王章为将领兵三十万,进军江北猛攻刘起义军,一时之间不容乐观。

而位于东北方向的义军则是郭兴义朱元章名义上的领导,在襄州起义的江南起义军,其主要是由一群地主掀起的起义,虽说规模不大但是军中战将能人辈出,有着号称天下第一勇士之称的项胤为之领导,所以战斗之极强,但是他们直面的是来自庆国第一大将呼延灼领导的十万精兵,也可以说是相持不下。

而位于东南部分的起义军则是由一群私盐贩子领导的,他们因为从事走私等高危行业所以个个秉承着不怕死的精神,又因为贩卖私盐大多有钱,所以朝着南面疯狂扩张,竟然在短时间之内,独占东南,拥兵九万,但由于远离起义战局核心,所以不思进取,在东南地区坐在家里窝里斗,今天你夺我的权明天我夺你的权内部一直难以稳定。

所以对于朱元章来说形势仍然是严峻的,但是霸业已经开始,是不能停止的。

朱元章是不会停下脚步的,他知道,虽然义军形势严峻,但是庆国朝廷腐败,义军反抗规模不断扩大,庆国迟早是要灭亡的,而他清楚的知道,他的机会来了。

他的位置是非常好的,他位于三大起义军的中间地带,可以说所有强敌都被那些老大哥们给挡住了,所以自己是安全的,哪怕这只是暂时的情况。

朱元章看了看怀定城,他知道这个个城太小了,他必须为自己的未来找一个更加合适的地方,他将自己的目光看向了南边的南都城。

封建迷信是这个时代的通病,哪怕朱元璋不信这些,但是他不得不考虑到自己手底下的一帮人。

而南都城就是这样一个地方,他是庆国的陪都,可以说是城大墙坚,并且被这个时代的人称为王兴之地。他背靠紫荆山,前方是一条大河,用古代风水一说来解释可以说是风水好到爆炸。

当然朱元章同志并不是只看到风水好就屁颠屁颠的选择了这个地方。

他是看上了这座城的地势。在古代能被选为陪都的地方是要具备多重条件,当然第一条是要风水好,但是还有最为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