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朱元章有了两万人的部队,并在小城周边吸引流民,选取精壮最终招收到了大约三万多人。
于是乎他将这些军队进行整编训练,在训练中朱元章十分注重纪律的整顿,在他看来,郭兴义的军队,这支军队之前的模样,最大的问题就是无纪律,不训练造成的,所以他拼命训练这支军队,并时常勉励他们道:“要想成就事业,就要加强训练”
所以朱元章同志,身先士卒在训练带头拼命,让这群人很是佩服,纷纷喊道我们听从你的号令。
就这样经过一个月的训练,朱元章同志的军队与那些乌合之众般的农民起义军有了本质上的区别,在他的手上有了一支精兵。
随即他便下达了他的第一条将命:“进军怀定”。
就这样朱元章率大军到达了怀定城附近之后,所有人都觉得,这将是一场大战,但是没想到的是,在所有人都憋着一股劲准备大战一场的时候,朱元章却下令说,全军围城,没有命令不许攻城。
兵家有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对于朱元章来说这句话是相当有道理的,无论是他前世,还是如今,他都清楚情报的重要性,所以在他练兵之时,他便派人前往怀定城中打探情报。
没想到的是,他竟然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有一天,他正在为怀定城的情报获取感到头疼,这时门外竟然传来通告说是有人求见。
而这人就是怀定城破的突破口,这个人叫李守贞,他自荐与朱元章,说他对怀定城中的情况了如指掌,朱元章见他非常自信,感觉很有才能就将他留在了军中。
而朱元章听罢李守贞对怀定城中形势的说明,心中当即明了,自己是绝对不可攻城的哪怕自己有着数万军队。
在他看来,自己只是一支刚刚建立起的队伍,而攻城这类型的战役,必须要有强大的军事素养,而更为实际的是自己并没有攻城的器具。
而怀定城中守军,守城器械完备,哪怕军队散漫但只要调配合适,朱元章绝对强攻不下。
所以解决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与他们在城外野战。
就这样他苦思冥想,最终竟真让他给想到个办法。
他叫来了赵狄与孙坚,命令他们迅速前往怀定城后方去偷袭他们的粮道,并派其他人在城外挖长壕。
为何要这样做呢?因为朱元章知道,这这段时间之内,起义军们合兵一处,开始了浩浩荡荡的北伐与南攻,所以庆廷疲于应对,怀定城早就是孤城一座了。
所以只要掐断怀定城的供给,怀定城守军定要冒险突围,而朱元章深知,那群兵油子守城有余,突围不足,只要一出城就必然兵败。
就这样,赵狄和孙坚天天都去忙着抢怀定城的粮道,而朱元章领着一众军士在城外搞着大建设。很快怀定城四周挖出来长长的战壕。而军士们就静静的守在那里,盯着怀定城,发出嗜血的眼光。
就这样,在一天夜里城中守军忍不住了,连夜突围,而朱元章同志,早就做好了准备,那他又是怎么知道的呢?
这又不得不提有一个人了,那人叫王阳明,也是怀定人。他在朱元章围城的第二天到军营中求见,这个人“年少读书多有智谋,深谙阴阳数数之术,又精通法家学说”于是朱元章就把他留到了身边,当了他的幕僚。有一天,他就问朱元章,你的志向是什么呢?朱元章同志说道:“天下太平”,而王阳明又问道:“那您又该如何去做呢?”这次朱元章不回答了,而是想考验一下这个人,就问道“天下苦庆日久,四方战斗不断,该如何去做?”
而这为王先生形象的指出,大人起于布衣,当心胸大度,知人善任,不好杀戮,十年定可称雄于天下。而观前朝高祖皇帝,自是起于微末,当是随州生人,与大人家乡相距不远,我那阴阳之说发觉,大人家乡有王气出现,大人定当成就大业。
朱元章同志信不信不清楚,但是却给他的霸业指明了一个方向,朱元章开始十分信任他。
而他是如何让朱元章同志知道敌人的动向的呢?这又不得不提王先生的又一个职业,那就是庆国的公务员,其实他是怀定城的一名文员,虽说不是大富大贵但是也算是胜在安定,更何况是这样的世道。
朱元章同志听到王先生的背景介绍时,是大为惊讶的,但是他也是尊重的,毕竟可能有些人就是单纯为了造反而造反吧,也可能王阳明看到了庆国的无药可救。
就这样,朱元章同志对怀定城中内外是了解的十分透彻,就在今夜,他接到了王阳明的传话,怀定城守军要突围了。
朱元章同志开始行动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