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两刻钟之后,宋岁安就让宋季冬把灶里的柴退了,闻着锅里传来的甜香味儿,已经能够想象里面的吃食到底有多美味了。
宋奶奶没有让宋岁安揭锅盖,自己过来把锅盖揭开了,里面的蒸汽带着甜香味道扑面而来,香的宋奶奶不自觉的就咽了咽唾沫。
等到蒸汽散尽之后,宋奶奶看着盆里原本的糊糊变成了金黄蓬松的糕点,眼里的震惊都快溢了出来。
宋岁安见到那盆里蓬松的鸡蛋糕,心里很是满意,等稍微凉了些就让宋奶奶把盆端了出来,然后切成巴掌大小的小块用碟子装着 拿出来分给大家,除了宋奶奶之外,宋柏林是第一个拿到的,宣软的金黄糕点拿在手里还有些温热,香甜的味道是他以前不曾闻到过得,哪怕这会儿并不饿,宋柏林还是没有忍住诱惑,直接就一口咬了下去。
又松又软,还有些甜,香而不腻的味道让宋柏林犹如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三两口就把 手里的糕点给下了肚。
方燕拿着手里蓬松的糕点看了又看,诧异的笑道,
“安安是越来越聪明了,这糕点我以前去城里就看到那些糕点铺子卖过呢,而且一块就要十几文钱,可贵着呢,没想到我们这会儿在家里也能吃上了”
说着就咬了一口,眼睛更亮了,对这宋柏林说,
“爹,这糕点的味道我吃着香甜的很,肯定不比那些糕点铺子里卖的差,这个也拿去城里卖的话,肯定也能卖的出去”
宋柏林没有回答大儿媳的话,笑呵呵的问宋岁安,
“安安做的这个是什么?也是要拿去城里卖的吗?”
不得不说,宋柏林虽然是在土地里刨食一辈子的人,但是因为活的久了,这大局观确实跟旁人不一样,一看到宋岁安做的新吃食,就觉得肯定是有考量的。
宋岁安把最后两块糕点给了两个崽崽磨牙,点点头说,
“这是鸡蛋糕,做法还挺简单的,而且这鸡蛋糕冷了也不怎么影响味道,就想着把这个跟春饼一起拿到城里去卖”
而且她觉得春饼很快就要下市了,必须去做点儿别的吃食替代才能赚到银子,鸡蛋糕只是个开始。
宋柏林今天已经听她说了好几次冷的,不保温之类的词句了,这会儿又听到这个,就不由得拧眉沉思。
安安说的不错,家里要是做生意,而且还要卖的好吃,光冷的就不行,别的不说,这书院的学生那可都是读书人,要是吃错了东西伤了身子这谁说的清啊?
一直用食盒进城去卖东西也不靠谱,这一个食盒能放多少东西?还累的要死。
宋柏林进城的时候也看到过那些摆摊卖吃食的人,个个都是锅炉齐备的,其实家里有木匠,这做个餐车什么的也不费事,就是这锅得去找铁匠打一个两个的。
宋柏林知道这事儿跟家里其他人商量不行,他们都是只知道干活儿的,要是有做生意的脑子,也不会等到宋岁安一个女娃子来想到卖吃食这条路。
所以他决定跟宋岁安商量自己的想法,就招了招手把宋岁安喊到身边坐下,
“我看你们这个吃食的生意还能做,只是一直靠食盒肯定是不成的,这会儿是马上夏天了,保温确实挺保温的,不过冬天咋办?那时候就是你用棉被裹着进城也得冷了,
而且裹太久了味道还不好吃,我想着让你四哥跟六哥给你做个城里摊贩那样的餐车,我再去找铁匠给打两口锅,这样你们的吃食就直接拿到城里去现做现卖,味道好,还不用担心吃食冷了把客人吃出个好歹来”
宋岁安看着宋柏林的目光立即就充满了崇拜,爷爷这心思通透啊,宋岁安本来还打算过两天等把生意稳定了再跟宋柏林说做餐车的事呢,有了银子打底,商量起来才有底气,没有想到这才第一天呢,宋柏林就已经想到了这么长远。
宋岁安想的是自己弄个餐车,这春饼不能卖了就可以做点儿其他的吃食来卖,到时候肯定是要有锅灶更加方便的。
虽然宋柏林的估计跟自己的有些出入,不过都是异曲同工的,反正都是要用到餐车的,宋岁安就立即点头,
“好啊,爷爷,餐车就打两个吧,我看除了书院那边,我们家里人多,空了的时候还能够去码头那里看看,码头上的工人也不少,或许也能够赚到不少银子呢”
不过码头跟书院是两个不同的消费群体,所以卖的吃食到时候也得分不同,不过码头那边船来客往的,指不定就有隐藏的消费群体呢?
宋岁安觉得自己的胃口还挺大的,就是不知道自己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