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和张美芬先回家里放下包袱,才带着红烧肉到了江蓉那,他们已经吃过晚饭了,张美芬让大队长媳妇把肉收起来明天吃。
李桂芬也就不客气收下了,这本就是安宁买来给江蓉补身体的,她也就不那么客套了,而且这红烧肉看着太诱人了,虽然天气冷已经冻住了,但只是看着这个色泽就会让人觉得好吃。
这可是城里国营饭店买回来的,别说吃了,他们老农民一辈子也没见过。
当然,他们一家人肯定不会去分江蓉的这碗红烧肉,这是亲家专门买给江蓉补身体的,他们没那么厚脸皮去抢孕妇的吃食。但明天在锅里热好以后倒些汤汁出来兑点开水拌饭吃,他们也能尝尝味不是。
在江蓉那里又聊了一会儿,天也黑尽了,安宁和张美芬告辞回家。
在家里休息了几天,安宁就跟着母亲下地挣工分,反正这个时间的农活也不累,安宁每天也能拿到八个工分。
时间一晃,安宁迎来了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二个春节。对于中国人来说,不管多大的事到了过年都要放下,好好享受过年这几天的幸福时光。
安宁也不例外,和张美芬一起去供销社采买。
今年安宁存了不少钱,基本都没有花出去过,买了大米,白面,白糖和各种调味料还买了两匹布做衣裳。
给江蓉买了麦乳精和桃酥,她现在已经怀孕十个月,肚子高高隆起,就快生了,正是需要营养的时候。
和张美芬一起度过了幸福美好的春节,安宁顺理成章地每天在家里睡觉躲春寒。
就在这个月,江蓉生下了一个健康的儿子,安宁去供销社买了麦乳精和奶粉给江蓉送去,但不是给小侄子吃的,而是给江蓉补身体吃。又在家里和母亲张美芬一起做了江蓉和小侄子的衣服送过去。
张美芬在家里操不完的心,大女儿生完孩子在家里坐月子,母子平安,就在一个村里自己还可以每天过去看她,可以放下心来。
可是都已经二月份了,小女儿的录取通知书怎么还没来,难道是没考上,知青点的许红玉昨天就收到录取通知书,今天已经转移了粮食关系办好其他手续,明天就回家了。
张桂芬心里越想越急,比安宁本人还要焦急。
安宁心里不紧张那是骗人的,她问过系统自己究竟有没有考上,可是系统说“什么都问不利于宿主成长和体验人生,重要的人生经历系统不会剧透”,系统不告诉她。
安宁也意识到自己太依赖系统了,这种重要的经历不自己完整地感受,那么这样度过的人生也是不完美的。
她静下心来仔细分析,十二月下旬的时候高考成绩就已经出来,善美村只有两个人分数合格。一个是安宁自己,一个就是今年新来的知青许红玉,她的分数比许红玉还要高了许多。
报志愿的时候安宁就报了首都大学农学系和本省的一个综合大学农学系。为此,张美芬还和她吵了一架。
“你是不是读书读傻了?!我支持你读书是为了你能有好的前程,能走出农村去城里生活,不是为了让你回来种地的!你这样还不如在小学当老师!起码不用下地干活。”
张美芬气的不行,在她看来,自家姑娘考的比知青都要好,最起码也要报个师范,毕业以后在城里当老师。许红玉不就是报了隔壁省的一个大专师范,自家姑娘一定考得上。
安宁明白张美芬的愤怒,她才来了这个时代一年多,充分的感受到了农民的不易。张美芬肯定一下子接受不了安宁的选择。
安宁只能不断安慰她,“妈妈,你别生气,我是在这座大山下长大的,我将来出息了帮助山里的村民跟我一样摆脱现在这样的贫苦生活不好吗。而且学农学也不代表我会像现在的农民这么辛苦呀,再也没有比这个时代的农民还要更辛苦的了,不是吗。”
张桂芬坐在炕上拍腿大哭,“冤孽呀,你就跟你那个死鬼老爸一样,只想着帮别人,谁来帮你呀。”
安宁沉默了一瞬,原主和她印象里的张美芬都是豪迈泼辣,雷厉风行的模样,她们两人都知道张美芬这么多年的辛苦不易,却忽略了她的痛苦。这么多年,她都是思念自己丈夫的吧。
想到这,安宁不禁流下泪来,坐在炕上抱着张美芬安慰:“妈妈别哭,我以后也可以在城里工作的,城里有林业局还有很多局都需要学农业的,我只用坐办公室就行了。”
张美芬哭嚎了很久,似乎在借着这个机会发泄这么多年的情绪,痛苦、委屈和艰辛。安宁也陪着她一起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