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美芬先前没有催促安宁,是因为安宁才十八岁也不是很着急,而且要先把江蓉的婚事忙完了她才有精力办安宁的婚事,现在江蓉都怀孕三个多月了,安宁也差不多到了找对象的时候了。
尤其安宁现在拿到了高中文凭,条件更好上一层。张美芬思来想去都觉得这是最好的时机,找了村长媳妇和大队长媳妇给安宁留意对象。
安宁并不想结婚,她只是替原主体验人生弥补遗憾的过客,不想产生太多羁绊。于是一直找理由推拒,好在适合的人选也不多,两个婶子一时半会也找不到。
就在为了逃避找对象与张美芬不断斗智斗勇中,时间来了秋天,高考恢复的消息也传进了善美村。
知青点都沸腾了,这是他们现在唯一能够回城的机会,除了已经在村里结了婚好多年都没看过书,把知识都忘得差不多的几个人,余下的每个知青都摩拳擦掌,准备复习备战高考。
安宁也是异常激动,她终于有正大光明的理由不找对象了。她现在高中毕业完全有资格参加高考,而且她这几年一直看书胜算比城里来的知青都大。
张美芬也明白这个道理,自家小女儿有很大把握可以考上大学,毕业以后就是城里人了。
可以在城里的楼房工作,吃着商品粮,穿着布拉吉,住着单位分配的青砖大瓦房。这是改头换面的机会,张美芬自然不会阻拦她的前程。
第二天张美芬就带着家里的鸡蛋和白糖,先去找村长媳妇请她不用帮安宁物色对象了,安宁要准备高考。村长媳妇笑呵呵地收下东西,表示理解,要是自家有这么能干的女儿也不着急找对象。
村长也出来说话,“让海棠丫头静下心来好好考,给我们善美村争光咧。”
张美芬谢过随后去了大队长家,给江蓉和李桂芬送去补品。“你们也知道,海棠那丫头就爱读书,也不想找对象。反正她年纪也还小,她想参加高考就给她试试,只是白白叫亲家母原先浪费了精力。”
李桂芬爽快地笑道:“这叫什么话,也不费我的力气,都是一家人哪里这么客气,还带这么多东西来。再说了,海棠要是考上大学了,我还要跟着你沾光呢。”
又在江蓉那里说了一下午话张美芬才回去。吃过晚饭,蒋红军带着一个女知青来找安宁借复习资料。
昨天知青点兴奋过后却发现缺了好几个科目的复习资料,几个人就商量找安宁借。
可是又有点尴尬和犹豫,一是安宁和他们向来没有交情,二是李保国还骚扰过安宁,这件事令村里人对整个知青点都颇有微词。
几番商议之后,知青点负责人蒋红军是逃不掉这个任务的,一向都是他和村里进行沟通。又选了一个看起来瘦小面善的女知青陪同,想博取同情,避免蒋红军一个人找安宁被村里人误会。
安宁今年才考了高中文凭知青们是知道的,那段时间每天下地都有村民讲起,这是他们村里荣耀。有点表示农村娃的文化水平不比城里娃低的意思。
安宁知道他们来意后,只找了两本书给他们,“先借给你们这两本,但只借一个星期,这期间你们不许损坏书籍。一个星期后你们把书还我再借你们最后一本。”
没想到安宁这么好说话,李红军连连保证,“江海棠同志你放心,我们今晚回去就开始抄书,一个星期后肯定还你,而且绝对不会损坏你的书。”
安宁点点头,送走他们。
回知青点的路上,那个女知青松了一口气,“太好了,没想到这么顺利。我开始还担心江海棠同志因为李保国的事迁怒我们知青点,不愿意借书给我们呢。”
蒋红军也松了一口气,高考是他们回城的唯一希望了。
回到知青点,蒋红军就安排了男女知青分别抄这两本书,一定要在一个星期之内还给安宁,还强调了不许弄坏书籍。知青点众人都表示一定完成任务。
这之后知青点众人都不下地了,专心在知青点抄书复习。五天后蒋红军就和上次的女知青一起把书还给安宁,安宁把最后的一本化学借给他们也是限期一个星期还。
三天后知青点就抄完把书还给安宁,借去的几本书都完好无损,也提前还了回来。这种人际交往间的分寸感让安宁心情愉悦,世界上还是正常人占多数。
现在是八月份,安宁有条不紊地复习。她已经和校长提出这个月结束就辞职回家专心复习,请校长这个月就可以开始招募新老师。
学校里招募的新老师叫林雪,是一个最早下乡的女知青,后面她和村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