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隐瞒,这里太危险了,我准备去外省发展。你们好好学技术,等安顿下来,愿意跟我的,就去帮我。没点本事的,我也用不上。
心里却暗暗感叹,翟天清这融资技能,起码十几年后才有用。
想到这里,又私下命令,一定要将高中课本里的知识学全学透,不然,对我来说,你就毫无用处。
翟天清自然满口答应,依依不舍地带人离开。
听说沈红莲受伤,当地沈家和厂里职工争相敬供,送来各种好吃的。
又找来本地的赤脚医生,还有屡次被批的老郎中,换药,熬药,打针,将沈红莲折腾到没脾气。
沈红莲让前世的父母和小叔带孩子住到厂里,边做事,边照顾自己。他们没啥能力,照顾人还是可以的。
这里现在的条件比自己镇上差了许多,能花钱买木料和家具的都是干部和集体单位,普通人家最多锯锯木料,做些简单的家具。盖房子用的也是本地产的杂木,根本用不起杉木松木。
但不要紧,沈红莲压根没想赚穷鬼的钱。
被沈红莲收拾过的老队长和老书记也不安分,很快打听到沈红莲受伤始末,便让自己家族的人到处散步流言,捏造沈红莲各种罪名,暗地里鼓动小孩子在木器厂外转着圈子呼口号,高喊反对投机倒把,反对损公肥私。
沈红莲的沉默不理更让他们得寸进尺,很快直接喊出要打倒投机倒把分子沈三丫,甚至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因为没对人造成实质性伤害,沈红莲一直保持克制。
季小莲可受不了,暗暗出钱让其他的小孩子和他们对吵对骂,没几天就让一群小傻瓜偃旗息鼓了。
到了年底,一半盖房子的木料就被镇上和公社各部门买了去。
有了钱,沈红莲一下子买了三台手扶拖拉机,闲时给厂里和附近人家拉货,忙时耕地脱粒,先助自家的生产队向机械化迈进。
同时开始着手出资修建大队小学和初中,承诺学费全免,每个同学还赠送两套校服。并聘请了水平高的教师,教得好,她会给与额外现金奖励。
使得这里的沈家也是风光无二。
当然不会忘了挑拨离间,凡是呼口号声讨过沈红莲的,不会得到任何奖励,还会牵连到家人和朋友。
恩仇账继续实施,别有用心的很快被孤立成了过街老鼠,狗咬狗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也是沈红莲喜闻乐见的。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应酬,沈红莲过年都没回家。
嗯。已经十八岁,可以结婚生子了。
应沈红莲要求,四丫并没有回来过寒假。因为只有二十来天,一半时间花在路上不值得。另外,即便四丫身手不错,家里人也不放心她独自走这么远的路。再是要完成沈红莲的任务,尽力在当地找到信得过的人,帮着收购房产和一些老物件。
据沈红莲所知,由于破四旧搞各种革命,藏着老物件的人家想出手的很多,这个阶段及开放后好几年间,好多宝贝被国外买了去。
沈红莲没想到是为避免国宝流失,她没那么多的家国情怀,更没那么高的思想境界,她只是想收藏起来等待升值赚大钱。
前世穷怕了,今生必须翻盘实现财务自由,然后周游世界,混吃等死。
捐钱,搞教育,不过是障眼法,为了避人耳目以隐藏财富的无奈之举。
前世沈红莲家到九十年代才因和丈夫订婚拥有了一块手表,还是沈家老弟兄三个及其子女中最先购买的。
自行车也是八十年代末才买了第一辆。
而那个全民推崇的榜样五十年代初就有了这两样标配。
沈红莲可不是什么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大好人。
和文友的看法一样,这世上就没啥好人,坏的程度不一样而已。
临时厂长顾鸿远和季小莲主动留下来陪她过年,怎么都赶不走,使得沈红莲开心又难过。
大年三十,这里的沈家送来好多年货,公社和大队干部也是联合进厂慰问。
嗯,形势始终一片大好。
晚饭后三人都喝了点酒,开始守岁。沈红莲朝两人不怀好意地笑笑,你们结婚吧。
顾鸿远闹了个大红脸,原来三妹早就知道了。
季小莲脸色更红,我就知道瞒不了三妹。
顾鸿远迟疑着问,三妹真的要嫁那么远么?
沈红莲点头,对我来说,只要在国内,哪里都一样。将来,我肯定会出去的。
顾鸿远疑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