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丫说,没事就散了吧,中饭没吃,早就饿晕了。
二丫,沈红菊跟着四丫和沈红莲离去,战友还没转过弯来,吞吞吐吐问大丫,沈红怡同志,你几个姐妹都这么简单随意么?
大丫笑着反问,你觉得呢?
呆瓜说,笨球,别眼瞎。她们家个个都是人精,要是简单,世上就没精明的了。你也看到了,都敢明目张胆关县委干部的禁闭,你居然觉得三妹简单。
战友急道,不是——简单,是——儿戏,也不是,我说不上来。
大丫大笑,三妹这么说肯定有她的道理。我们家一向听三妹的,她说咋做就咋做,从来不问为什么。包括我大伯也是。大伯吩咐我们,三妹的话就是军令,她要杀人,就赶紧递刀,她要放火,就赶紧拿火柴。不要问为啥,说了我们也不懂,不如照做,省心。
战友也开始怀疑人生了,怎么会这样啊?
大丫肯定,一直就这样啊。
呆瓜说,不要想得太复杂。你想和红菊姐谈,就赶紧回去换职业。
战友艰难地决定,我得好好考虑一下。
大丫笑道,那你好好考虑吧,不急。反正红菊姐又不会等你。刚就有人请我帮着凑合了。
呆瓜急着骂,笨死了,还不赶紧回去换个职务。这点考验都通不过,还想娶红菊这么优秀的姑娘,没睡醒吧。
战友这才明白,红着脸跑了出去。
大丫并没忽悠,东镇老镇长是想请大丫牵线让红菊和他亲外甥谈谈的,只是听说老镇长外甥家在东县,外甥是镇上造反派头目,当即拒绝了。
虽说沈红菊作为镇造反派头头受到嘉奖,并不证明造反派就一定光荣正确,一定前途光明。况且,大丫很清楚,沈红莲对所有造反派都是深恶痛绝的。
其实,沈红莲对呆瓜战友相当满意,不仅是外表,还是身份。
故意出了个小难题罢了。
按文友小说里说,各地很快就会召开各种动员大会,成立从大到小的革委会。然后成立文攻武卫总指挥部,分部,小分队和战斗小组,全方位揪斗叛徒,特务,走资派和小爬虫。
小说里说全县数万人蒙冤,死伤不少。虽然小说里没有说明具体数字,但可以想象斗争有多残酷激烈。
周书记会被批斗,离职,后来还会被下放到劳改农场。
沈红莲这种,铁定会被扣上走资派的帽子,很大可能会危及生命。
瘦猴不是周书记,不可能舍弃自己职务保她。
镇长和人武部长只会尽量保住自己的职位,女校长和东镇老镇长会自顾不暇。
沈红莲能做的只有自保。
能和县委市委造反派抗衡的只有军方。
呆瓜是机场驻军的副连长,只是刚调来,加上机场军部也要仰仗县委支持,危机时候,未必能保得了自己。
呆瓜一家在省里,可省里太远,紧急状况,不一定能及时救得了。
必须尽快寻求和市里军部的关系。
局势稍微稳定,沈红莲也是要去市里发展的。
呆瓜战友正好在市里军部。
可再急,也不能以牺牲红菊的感情作跳板。呆瓜那个战友条件再好,也得稍作考验,看看他真不真心要结亲。
还要看红菊的意思。
一直等到正月二十,呆瓜才带着战友杨峰极其父母来到厂里,带着礼品登门正式提亲。
二伯夫妇自然喜不自胜。
沈红莲听说杨峰已是副连长,表示同意。
一切都在向好发展。
却也有一些不太好的消息,四丫告诉沈红莲,说季小莲找她了,说她哥季文曲准备来镇上将王书雯母亲抓去批斗。
运动伊始,季文曲就嗅到了机会,很快加入了大队红卫兵组织,踊跃争先。
有文化就是有优势,尤其他擅长写官方通报,不分青红皂白坚决执行官方旨意,很快成了大队红卫兵的顶梁柱,破四旧中又带人到到周边各种打砸抢,表现突出,成绩斐然,受到公社组织表彰。
进入公社造反组织后,又大力带头和各地红卫兵搞串联,甚至还避开沈红莲领导的镇组织,带人奔赴市里去和市委组织串联破四旧。
要不是高层叫停,估计还会去省里,去魔都串联。
沈红莲早就听说了他的战绩,具体到抄了多少家,得到多少金条银元上缴给了公社,如何的赤胆忠心,如何的和四旧作殊死搏斗。
本以为季文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