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零点看书 > 穿书后,韭菜大妈考上了大学 > 第21章 风雨欲来

第21章 风雨欲来

个粗汉子,白天自己的讥讽竟然没听懂,或是听懂了却丝毫没放在心上,却因自己的不识特地过来致歉。

太特么可爱了。

哎呀,将来要是能遇上这样的,该有多好啊。

嗯哼,湾湾那个风靡一时的爱情小说家,作品险些将自己前世未婚时搞得癫狂的小说家,今年发表了处女作《窗外》。

是不是也走走她的路,让她无路可走呢。

不行,那种忽悠傻叉的玩意生命力太弱,还是别模仿了。

风灾过后,农业学大寨运动全面展开。

口号是,艰苦奋斗,发展生产。

发展生产没错,可不求技术进步,全靠拼力气苦斗,只重表面形式,不重实际功效,可能大跃进么。

算不算大跃进没关系,权力说了算就算。

不过,大寨十二分制的记工方法,还是蛮科学蛮公平的。

得到全面推广也属理所当然。

这一年是相对平静的一年,没有让人提心吊胆的专门折腾人的运动。

真好。

各地都在创办初中,疏浚河道渠道。

发展生产的口号不是白喊的。

进入六月,开始进行第二次人口普查。

沈红莲的大名正式登记入册。

这里河道纵横沟渠无数,仅一千五百平方公里,没想到竟然生活着一百一十多万人。

更让沈红莲吃惊的是,六十年后,人口开始负增长时,这里的人口只有一百二十万人,只增加了十万人。

而六十年后,全国人口增加了近一倍。

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啊。

左等右等,简化字对照表终于下到底层,沈红莲再也不用担心露馅了。

大丫二丫和沈红菊顺利考入高中。

高中在镇上同一学校。

全镇五个公社也只有一个高中部,共四个班。

四丫开始就读小学三年级。

沈红莲也去大队小学五年级报了名。

校长就是本大队的,自然了解沈红莲的情况,笑着说,你可以不来上课,能参加毕业考试就行。嗯,你不上学政府都会抢着要,自己看着办吧。

拿到特赦令,领了课本,沈红莲真就没有再去学校。

倒是有老师经常来找她,请她看自己写的文章。

都是三嫂王书雯一步登天引发的麻烦。

使得沈红莲郁闷不已。

更郁闷的是季文曲,持之以恒让季小莲充当说客和信使,又厌又烦请沈红莲修改他的文章。

沈红莲明确告诉他不是写作的料,因为他的文字如官方报告,看不到半点灵气。

天赋真的很重要。

什么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那是骗人的鬼话。

没有那关键的一锤,什么音也弹不出来。

说他擅长写官方报告,这个定论还是害了季文曲。

季父很满意,写故事也就赚点钱,写报告才是文曲星最该做的事。

好。儿子生来就是做官的,真好啊。

做官的最大特性是听话,听上级的话。

嗯。有机会就要鼓励儿子多表现表现。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是文曲星总能做官的。

起码是大队书记以上级别的大官。

要不是酒难买,又没钱,季父一定叫上两个同好吹一个通宵。

就差给儿子三拜九叩了。

季家祖传酿酒,酿酒算得上一门手艺。

谁说手艺人见多识广的。

谁说季父严重重男轻女的,轻女会对沈红莲的判定深信不疑?

谁?站出来。

沈红莲听了季小莲的描述,一口茶喷出去,差点笑呛。

对。沈红莲喝的是茶,不是简单的白开水。

茶叶是四丫的班主任老师送给她的。

班主任来向沈红莲请教写作诀窍。

资深文贼沈红莲说,写吧,使劲写吧,只有写,才会写。

请教的人多了,沈红莲就有了做老师的感觉。

老师嘛,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生活习性自然不能同于普通人。

老师总得有些讲究。

讲究必定先从喝茶开始。

嗯。讲究人可不能叫喝茶,得说品茗。

即便沈红莲清楚,茶水和白开水营养上差距微乎其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