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零点看书 > 沙加的幻想乡 > 第51章 修行中如何入静

第51章 修行中如何入静

(2).从息入手,调息(调息,没有明师指点,建议不要修习):

我一般称为息归.

胎息乃生,真息乃归,外呼吸停,内呼吸自生,故而明曰:息归.

跟上面一样,后天返还先天,那么我们就要从,后天的状态退出来,升华进入到先天的状态去.

还是一样,了解本质,知道把握其中的关键,然后训练自己,养成习惯,自然就能成功.

那么,息归的关键,就是后天退出,先天乃现.

胎从伏气中出,长生须伏气.

当然,这句话,实际说的是结丹阳神怀胎等.

要入胎息,先要伏气,外气降伏,真气乃生.

人在母腹时候,无口鼻呼吸,依靠脐带营养于母,而生长发育壮大.

出生以后,依靠口鼻呼吸而存活.

修行,是逆行,后天向先天返还,依靠丹道技术,如同生命过程的逆行状态,甚至再造一个真我.

调息,息归,是,从息上实现返还,从后天,达到返还到母腹中,神气相抱的状态.

正是,粗息降伏,真息乃生,外呼吸停,内呼吸起!

这里也有两大类方法:

(2,1)调息法:

调息法,也包括多种,但是无外乎,以人为法去调整呼吸,从后天呼吸状态退出,从而实现启动胎息的方法.

已经写了那么多文字,懒得多说了,就大概的写下吧.

调息,就是从粗糙的呼吸,进入到细长绵软的状态.

再继续下去,没有更多后天的干扰,就进入到呼吸若有若无,后面更深入时候,就是感觉到呼吸停顿,脉搏停止跳动,生命迹象几乎没有了,进入到深层次的大定状态中去.

一般常用的两种:

(2,1,1),心息相依:

一般步骤包括,意跟息随,意息相融,意息归根,息止丹田.

(2,1,2),随息法:

就是很简单的,跟着呼吸往来,而出入丹田,慢慢的这个过程中,达到,意息相融,意息归根,息止丹田的目的.

在调息法中,有个很重要的关键点:

不要人为的控制你的呼或者吸,更不要人为的送气.

你需要的是,像一个旁观者一样,一点点注意力,意念在你的呼吸上,是你跟随着他,慢慢的去调整,而不是蛮横的人为控制他.

一定要分清楚主次,你是从,他是主,呼吸才是主.

是慢慢的以从来影响主的方法,而不是以主来控制从的方法.

否则,就会出现,胸闷气短,呼吸不畅,腹胀难受,严重的甚至气行岔道.

这就是出偏了,走错路了,其实是方法不对,自身也不愿去学,不愿意去请教人,想怎么练,就怎么练.

我们调息,目的,并不是外面的呼吸,而是呼吸背后,所隐藏的真气.

所以,直接意去合呼吸,去控制呼吸的行为,都是错误的.

(2,2)后天仿先天法:

后天仿先天法,是以后天去模仿先天呼吸,从而实现启动胎息的方法.

这里主要是,以后天的行为,模仿先天,从而引动触发先天的方法.

包括肚脐转圈,以手指的场,连接,调动肚脐的场,调动丹田的场.

包括,后天的逆呼吸,包括闭气吐纳法等等.

这里,不多说.

四,入静的方法:

其实上面已经写了一些.

掌握一种方法,最主要的是,你要明白原理.

知道原理和关键点了,那么你就可以有自己的方法,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法,就像是到对岸的工具,无论是坐船,还是从桥上过去,甚至是游过去,只要达到目的,就好.

那么根据上面的原理,其实,太多的方法了:

发呆,数息,观想,随息,念咒,三寄托空,闭气,逆呼吸,调息等等.

甚至于,明白了上面的原理,完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创造自己的方法.

重复下,总的来说:

神上,就是把识神活跃度降低下来,人静了,元神就出来了.

息上,就是通过调整后天的呼吸,返回人在母胎的状态.

但是,调息,做不好,容易出问题,不太建议.

五,勤奋程度:

这个一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