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零点看书 > 青玉狮子香炉 > 第 12 章

第 12 章

他并非不兴奋。

--“文物复员”即将展开。一旦决定了博物院的地点,那个上了红漆的箱子将被打开,如此就能和十年不见的香炉会面了。

一想及此,他的心雀跃了。

可是,文物复员迟迟没有展开。

“疏散”的时候,动作很神速,从北京南迁的举动,事实上在战争开始前四年就进行了。从南京作文物疏散,甚至有时优先于作战计划中的输送。

民族文化的遗产不遗失。但是,一旦知道了不会遗失,也可能产生不须急着复员的想法。

在战争结束的翌年6月中旬,初次下令先把乐山、峨眉、安顺三地的文物集中在重庆。

成都的民众反应强烈,很遗憾故宫文物疏散到自己的土地上,保管了七年,却连一次也没见识到。因此,决定在成都举办展览会,但仅限于书画。

装玉器的箱子依然没有被打开。

疏散的文物在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3月,完成了集中到重庆的任务。将近两万箱的古物,全数从重庆归返南京是在那一年的12月。

正文 青玉狮子香炉(40)

8...

故宫博物院的职员在南京的第一件工作,就是谓查疏散时被遗留下来约三千箱的文物。这批文物都被日本军从朝天宫移到了北极阁,而清点的结果发现,这批文物几乎完全没有损伤地被好好地保管着。

“日本人也懂得尊重古物。”

相关人员奔走相告,高兴古物平安无事。

其次是检查复员的古物。

只有书画在疏散时为了除虫,做了“晒晾”的举动,玉器和瓷器则几乎原封不动地放在箱子里。

好不容易到了“开箱检查”的时候,李同源忍不住心跳:

--十年了。

现在,终于能亲眼看到始终萦绕胸怀的狮子香炉了。

可是,李同源在南京终究还是没见到狮子香炉。

开箱检查展开的那一天,他再度因贫血昏倒,后脑勺撞到水泥地而不省人事。

虽然很快地恢复了意识,但医生严格地命令他住院,开箱检查就在这段期间进行。

(没什么好急的,一定能够很快地见到香炉!)

他说给自己听,凝望着病房里白色的天花板。

他住院这段时间,内战一天比一天激烈,解放军犹如怒涛般展开了攻势。有消息传来,国民党军在徐州的形势不利。

博物院再度考虑疏散文物。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冬天,决定将首批严格筛选出来的几百箱文物移往台湾。

才刚开封的箱子又装进古物重新打包。

李同源在医院看到了前来探望的同事们所出示的古物名单,青玉狮子香炉不在其中。

“对手是时代呢。那个香炉才经历一百八十年……两千年的岁月,成了那些古玉被选中的理由,就只是这样……”

正文 青玉狮子香炉(41)

他在病床上反复地自言自语。

那一年的12月上旬,庄念伟夫妇来到医院。李同源望着两人的样子,忍不住揉了揉眼睛。庄念伟穿着合身的新灰色西装,脚上是闪闪发亮的皮鞋,简直像经常在街头看到的暴发户。

“我辞掉了上海的大学教职。大学教授又怎样?……利益比名声重要的时代来临了!”

庄念伟说道。

他看起来生活得很富裕,比起名声,一定是获得了不少利益。但不知道是怎么赚来的?

(这个人是为了夸耀来的。)

李同源这么想。

“我名利都没有。”

他答道。

除了博物院里的狮子香炉,他真的是一文不名。

“这里已经不是咱们能住的地方了,是共产党的天下。我最近要到香港去,你最好也赶快脱身吧!”

“哦……”

李同源心想,香炉要是送去台湾,他也跟着去;如果被留下,他就留在南京。他的去留完全取决于香炉。看到素英手指上光灿的钻戒,他闭起了眼睛。

年底,博物院的同事来探病的时候,李同源得悉被严格选上的三百二十箱重要文物,将全部送往台湾。

“现在正拼命地打包呢!因为情势紧迫,不知道能送几次,全部都送恐怕是不可能。政府机关和军部想疏散的东西太多了,不能确保船的货舱都装得下,现在,正和招商局交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