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零点看书 > 青玉狮子香炉 > 第 11 章

第 11 章

,强化了将文物安置内地的想法。

政府再度下达命令。

--重庆和成都文物立刻在三周内,迁移到距离市区四十公里外的地点,然后,再找合适的收藏处。

博物院的干部职员被派往四川省西部地方旅行,物色收藏文物的地点,选中了岷江沿岸的乐山和峨眉两县。

正文 青玉狮子香炉(36)

重庆的文物决定放在乐山,成都的文物则转到峨眉。

乐山和峨眉近到当天就能往返。在南京分水路、陆路两路辗转迁徙的九千箱和七千箱文物,再度在几乎相同的地点相遇。

这也是李同源和庄念伟的再会。自从南京车站仓库分别以来,已历经了一年半以上的岁月。

峨眉县城东门外的大佛寺,成为由陕西、成都转运来的文物保管地点。在那里,李同源和为了联络而从乐山来的庄念伟相见。

“精神不错!一段时间不见,你晒黑了,看起来很健康。”

庄念伟说道。

疏散文物最辛苦的是陕西-成都组。庄念伟一行的汉口-重庆组是走能够大量运输的水路,没有遭遇太大的困难。但李同源他们从宝鸡以后,就面临崎岖难走的道路和河川,被没有铁路以及仅能用运载二十箱文物的卡车运往内地等问题烦恼。虽然晒黑了,但那不是健康的象征,不仅如此,身体也被不惯于旅行和内心的焦虑搞坏了。

“不,体力变差了。”

李同源说道。

“这可不行!”

“你看起来倒很健康。”

“不,我也吃了很多苦,不过,现在工作起来倒很起劲儿……”

“不错哇!”

“事实上,……我在重庆结婚了。”

“喔,这……”

“她现在在重庆。”

不用问,李同源也知道“她”指的是素英。

--在南京车站仓库意外地感受到她的软弱时,就预料到会有这种结果。

“但是,现在分开来住,很孤单吧!”

李同源一面找话题一面说道。

正文 青玉狮子香炉(37)

“她在重庆的行政院,得两个人工作,没办法。”说着,庄念伟环顾四周,“有你在的地方,就有那个哩!”

庄念伟指的是上了红色油漆的木箱。

李同源觉得对方的脸颊浮现着冷笑。

(他知道那个香炉是我做的吗?)

李同源如此怀疑。

在南京车站的仓库,当着素英的面提到狮子香炉的事。后来,庄念伟和素英结了婚,两人都认识的李同源一定是夫妻之间常出现的话题。有关香炉的秘密,素英也许告诉了丈夫。

庄念伟走后,李同源因贫血病倒,被抬到医院去。

他和香炉一起在峨眉县待了七年。在这段期间,曾因生病停职了一年。

风光明媚的峨眉山高三千米,山中有七十七间寺院,并以圣寺晚钟、白水秋风、罗峰晴云等峨眉十景脍炙人口。李白也作了首名诗《峨眉山月歌》。

博物院职员在这里的主要任务是防火、防湿、防虫、防盗,中央还派来一个中队的军队,担任警备的工作。

玉器和瓷器并不怕湿气和虫害,问题在书画。只有书画从上海转到南京的时候,曾经从木箱取出置于分院内的陈列柜。疏散的时候,由于太匆忙,没时间一个个地检查放回原来的箱子,而是放入丢在附近的空箱内,其他的古物则多半放在从北京南迁时的箱子里,内容和在上海清点时制作的名单一致。因此,书画除了为防虫害拿出来暴晒以外,也为了重列名单而从箱子里取出来过。

玉器在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运离北京后,曾经在上海开箱清点过,封箱之后,就一直被收藏在箱内。

李同源事实上已经很久没看到心爱的狮子香炉了。如同不被允许与情人见面一般,李同源显得十分焦虑,对香炉的思念日益深刻。只要一闭上眼睛,香炉的细微部分便清晰地映在眼前,便想将青玉的外壳紧紧地拥在怀里。

那时,他经常发着低烧,但在发烫的头部,只有香炉不断地清凉地掠过。

正文 青玉狮子香炉(38)

庄念伟在战争后期,当上了重庆大学的兼任讲师。

在重庆的素英也经常到峨眉来和丈夫见面,不过有时是为了公务。她经常带领政府的外国客人--美国的军事顾问、外交官、实业家等,拜访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