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13岁的少年必须到学堂就读,凡是不送子女入学的,父母都要受到处罚,学生的所有学费和书本费由政府提供,建校费用由政府和当地乡绅共同出资,针对初等教育投资,张夫人已经联系到海外知名华侨将会针对初等教育捐款三百万,作为第一年的支出,我们希望各大高校能够鼓励毕业生到这些初等学校任教,所有老师的工资将由专项资金支出……”
袁家文所说的一项项政策对在场的文人学者来说都是惊天之举,在他之前,谁会为了全民教育投入如此多的资金,有部分政治敏锐度比较高的人有点明白袁家文放弃握有实权的军中实职就任教育部一个普通部长的理由,他真的是为了发展中国的教育吗?
不论如何,袁家文给当代所有学者留下了异常深刻的印象。
1915年3月7日的教育改革会议定下了民国今后教育发展的方向及前进的道路,取名为“三七会议”的教育部工作会议在民国的教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幕。
中国国内各大高校仿照北大进行改革,提倡学术自由,科学民主,将学年制改为学分制,所有高校老师必须经过政府和教育界组织的考核,持有教师上岗证才能担任高校教师,同时,校内鼓励学生自治,教授治校和政府委派官员进行督察相结合。
同时,大力提倡爱国主义教育、劳动教育、平民教育和女子教育,各大高校开办校役班和平民夜校,招收学生不分家世和背景,并且提倡男女平等享受教育的权利,专门开设女子班。
高等学府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要适于中国国情,高等学府学生必须每学期进行社会观察课,走访当地的工业、商业、司法、教育、救济、交通、公用、卫生等企事业单位进行实地考察,同时高等学府学生每个假期必须到农村和农民实际生活在一起,了解农民的苦痛,以及农民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假期结束后,各大高校要对学生的报告进行评比并且推荐优秀的学生参与教育部提供的实习机会。
1915年4月5,国内第一批考察团赴美,考察美国各地私立大学的组织,同时,正式成立“中国文教促进基金会”,掌管各国退还的庚子赔款,相当部分金额以奖学金的方式提供给各大高校出国留学的学生。成立“海外华人教育基金会”,掌管宋怡龄从海外募捐的资金,用于国内各省市兴办初等学校以及资助高等学校。
*****
各项政策一出,国内教育界为之一震,各大高校的青年学生为这些政策欢呼的同时,很多士绅对部分政策发出了自己的反对,特别是针对开设女子班一事在部分保守地区乡绅反对相当之激烈,还有针对必须送小孩上学一事,否则会追究父母责任一事,也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政策发出则朝令夕改,政府威信置于何地?而且推行全国教育,与国有利,不过一些顽固分子,何惧之有,只听过有农民造反的,还没有听说有乡绅造反的。”听闻了在部分落后地区政策推行之艰难,不少士绅鼓动反对政策,有人劝袁家文对某些地区采取退避,一向在某些人眼中比较容易说话的袁家文对此毫不客气,直接命令各地警察,对于胆敢攻击学校老师,或者冲进学校殴打女学生的家长给与最严厉的处置。
在袁家文的虎威之下,湘江几位冲进学校想要将自己女儿或者儿媳拖出学校的乡绅被闻风而来的警察一顿暴打,直接扔进牢房。
“我说你们怎么就这么想不通跑到学校里去闹事啊,李兄,不是当兄弟的不放你,实在是现在在风头上,不敢动啊!”警察局局长一脸为难地给待在牢房里的士绅道歉。
“李凤是我的女儿,我这个当爹的不许她去读书难道还错了,政府就是管天管地也管不到我的家事。”气呼呼的李老爷站在牢房里一肚子火。
“你不要你女儿读书,把她关在家里就是了,你干啥跑到学校里去抓人啊,还打那些老师,你要知道有些老师可是上头的宝贝疙瘩。”
“啥宝贝疙瘩,还有背景?”
“废话,袁大少你知道吧?总统的孙子,社会党的魁首,今天你们打的一个老师就是社会党预备党员,你又不是不知道袁大少和张少帅是什么人,现在的社会党员是你能惹得吗?妈的,现在有多少人想要加入社会党当还加入不了呢,要加入社会党还必须找两个正式党员当入党介绍人,现在每个社会党员都是很多人心中的宝贝疙瘩,你倒好,直接一顿打下去,直接打趴下一个。”警察局长一脸心痛地表情,看着李老爷摇头晃脑。
“我,那也是他跑出来挡了我的路。”虽然不是很清楚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