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多少中国的精英和学者,一切都是为了中国的复兴和民族的崛起!
袁家文看着自己的右手,手指微曲,掌控在自己手里的东西自己绝对不允许他失败,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民族的复兴,即使需要他化身为修罗也再所不惜!
教育改革(二)
“北大之弊端在于大学像衙门,有的教师不学无术,只想当官;有的教师本身就是政府的官僚,学问不大,架子不小;有的教师死守本分,不允许有新思想。学生则大多是官僚和大地主子弟,众学生对大学非常不满,一在学课之凌杂,二在风纪之败坏。救第一弊,在延聘纯粹之学问家,一面教授,一面与学生共同研究,以改造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救第二弊,在延聘学生之模范人物,以整饬学风。”蔡元培作为教育部总长,北大校长,将北大近年的改革措施和改革成果进行一一详解。
“北大在去年文、理、法各学门先后分别成立了研究所,文科研究所分哲学门、国学门和英文门,理科研究所为数学门、化学门和物理门,法科研究所由法律门、政治门、经济门组成,今年准备新增设地质学研究所……”提起北大的研究所,蔡元培就止不住地得意,这可是开国内大学设立研究所之先河,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在整饬学风方面,我们和中国社会党合作,在社会党的支持下,在学校成立中国社会党北京大学党委,允许社会党在青年学生中发展党员并组织开展活动,成绩喜人,社会党北京大学党支部积极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研,开展演讲比赛、辩论赛、话剧表演,组织表演团体,不到一年的时间,北大的学风大变,学生们打麻将、吃花酒的越来越少,研究学问和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学生越来越多,唯一遗憾的是社会党入党太过于严格,不少毕业的学生还只是入党积极分子,未能加入中国社会党,很多同学希望能够社会党能够在入党方面进行一定的放宽,而且学校很多的青年教师对于社会党是比较向往的。”
最后几句话蔡元培是对着袁家文说的。对于这个年纪轻轻的青年官员,蔡元培是真正地佩服,不说这个年轻人对教育的支持,单说在去年山东保卫战这个年轻人付出的努力就足以让人敬佩,身为教育总长,即使没有太多的实权,但是高层的很多信息蔡元培还是有一定了解的,袁家文为了保证后勤所付出的努力让人不得不敬佩啊,除了这个年轻人,谁有那个能力保证十几万部队的后勤供应,想起自己听到的一些关于这个年轻人在处置那些军中蛀虫的铁血政策,蔡元培就觉得非常不可思议,眼前这个年轻人怎么看怎么顺眼,感觉是那么的斯文和文雅,居然会有那样的铁血手段,如果说是东北少帅张少杰少将的手段,蔡元培还是比较相信的,但是如果说是袁家文,蔡元培对那个传言就是半信半疑了。
听了蔡元培的话,袁家文微微一笑,“校长放心,我们已经准备针对高校学生入党适当地放宽条件,毕竟我们要大力吸取知识分子入党嘛,只要学生达到入党积极分子的基本要求,我们都欢迎,每年的党校也会适当地增加,这样能够保证更多的青年学生了解社会党的纲领。对于很多已经享有盛名的名家学者,只要有两名正式的社会党员担保,对于那些有突出贡献的学者我们也会酌情考虑。”
“太好了,我代表北大的师生向你、向社会党表示感谢。”
“校长过誉了,校长还是继续介绍北大的改革经验吧,我看其他学校的校长和学者对北大改革取得的成就都是非常关注的啊!”
“哦,对,继续谈北大之改革。”蔡元培的注意力转回了自己的北大改革,这是他的得意之作,很多都是开国内大学之先河,这几年的时间,蔡元培只觉得自己一切都得偿所愿,按照自己所思所想在进行,如果按照这样的发展下去,中国重新立于世界强国之林也不是什么意外的事。
“德智体三育中,中国人最缺者为体育,强国心先强神,强神必先强身。去年北大在学生体育教育上进行了改革,每学期开学伊始,对学生进行军事训练和爱国主义教育,所聘请教官为保定军校校官,学生操练项目为新兵训练项目……”一开始袁家文提出对北大学生进行军训和加强体育教育,蔡元培其实并不以为然,他对体育教育并不重视,不过既然是袁家文提出的建议,蔡元培就不可能不重视,军训的结果出乎他意料得好,为期半个月的军训,不但让学生基本具备了一定的纪律性,并且强健了自己的体魄,学生的精神面貌也得到大大的提高。
北大的改革和所取得的成就得到了与会众人的密切关注,北京其他十几所高校的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