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她这个额娘,看你那个样儿,我要是有一天死了,你妹妹要是奔你来,还进不来门呢!小样儿,怎么的,丢你门风了还是现你眼了,丢人丢她额娘和阿玛的人,现眼现她额娘阿玛的眼,还轮不上你这个三哥!再说了,我还没死呢,给脸色也轮不到你们,自己半斤八两自己不知道,自己什么老婆不知道,还上天了不是!你都对不起他一针一线给你们做那鞋,没良心的,那些死人们嫌她,可你们是从我一个娘肠子爬出来的,你嫌她,你们也有姑娘,人说话做事别做损,给自己留点后步……”
………
老太太越说越生气。
老三说:“你这老太太,还有完没有?一口一个你们,算我没说行不?你这老太太厉害的不是地方。我可惹不起你。”说着就走了。因为他知道,老太太是冲着自己的媳妇赵玉蝶不给开门的事发火的。
过去,老六希虬对姐姐还行,但总觉得姐姐的路走得不那么光彩,说话时总说姐姐要好好在家伺候公婆,不要乱走,这样不安全。老太太见图兰格不嫌弃乌拉,很感激她,把她当成贴己的人。在没人的时候给她讲一些关于乌拉的事情。
乌拉从前也是一个聪明灵利的姑娘,十二岁那年得一场病,病好了,两耳朵就聋了,能说话,但怎么也听不见。到了十六岁时,冬古河老康家托人上门提亲,好歹得有个人家儿,就这样订了婚。十七岁结婚时,乌拉才见到那男人,是一个很健全的人,乌拉还是很高兴的。
一家四口人,老公公老婆婆还有一个有轻微癫痫大伯哥,三十多了还没有媳妇。家里是小门小户的人家,吃穿是有,但没有充足的物资和快乐的精神生活。
乌拉听额娘的嘱咐,嫁到人家就是人家的媳妇,要守妇道,孝敬公婆,乌拉都是这样做的。家里活多,她一样也不差,做饭洗衣服,还要伺候不健全的大伯哥。可是结婚三个月,男人说是做生意了就走了,走了挺长时间一点信儿也没有。乌拉的生活只有一个内容了,就是干活伺候公婆,伺候有病的大伯哥,有时还要下地干活,在娘家从没干过农活,乌拉手上都是血泡,没有人心痛。
那时候图兰格已经进赫家门了,她随老太太一起坐马车来冬古河看到乌拉姐,心痛地流下眼泪来。
乌拉这样日子一过就是四年,男人也没有信儿,这时乌拉二十一岁了,赫老太太是个开明的人,和兰格商量说只要老康家肯出手续就把乌拉接回来,图兰格说:“额娘,我看行。就是以后再不找人了咱家不差姐一口吃的,就住在园子里让她自己过,我们照顾也方便。”
可是,老太太、图兰格还有希斡希胡四个人坐马车来到康家,老康家就是不出手续,说既然拜了天地结了夫妻就是老康家人了,死了也是老康家的鬼。
做不完的活计,耳朵听力不好,沟通有问题,谁都来训斥乌拉,乌拉想,要是丈夫回来了会好一些,她知道是自己耳朵的原因才落在一个这样的家庭里,找到一个健全的男人就够知足了。
但男人什么时候才能回来了呢?不知道。这几年里她很少回娘家,她感觉自己过的不好,不如人,不敢见老乡老邻的,也不想给家里带来什么负担。
那次图兰格受老太太的委托一个人带马车去了冬古河,老太太给带了一些粮食和吃用,乌拉见娘家车来了,感觉在婆家有面子,就请示婆婆做什么饭,见婆婆和公公都挺高兴的就赶紧烧火,做的小米水饭,在米刚要熟时,乌拉用柳条笊篱抄出能有一小碗小米饭。
从鸡窝里捡了四个鸡蛋,打了,放入大碗搅和好,然后把那碗小米饭放入鸡蛋里再搅和匀了,在小铁锅里放了猪油、葱花,吱啦啦地炒了满满一盘子鸡蛋。说:“六妹子,吃吧,家里日子不差,平常总吃。”
兰格心里明白:这是因为鸡蛋少,放些小米饭显得多一些,而且看不出来。图兰格看了这些,感觉鼻子很酸,赫家从没有过这样的日子,赫家园子的大小姐乌拉就是因为耳朵不好才走进了康家的门。
临走时,乌拉把兰格送出大门一个劲地大声音说:“你明春再来,和额娘一起来,你告诉她我挺好的,不用挂着。”车随着铃当声响一步步地离开了,兰格看乌拉的身影越来越小,眼泪一串串的往下掉,图兰格只见赫家园子的老的少的媳妇们一个个享受无比,没想到赫家女儿的日子却这样让人心酸。
乌拉看着马车消失在远处,才转身回屋里,高兴地数着额娘给捎来的一大箱子鸡蛋,一个个捡出来放在高桌上,摆平,用两手向怀里五个五个地搂着,嘴里数着:“一五,一十,十五,二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