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队伍回身就跑。老福认出是挑脚的老伙计杨老三的儿子,忙把他叫住,说这是红军不要怕。小伙子见了王老福才站住了,满脸惊慌地说:“我还以为是川军哩!”一听这话胡连长马上警惕起来,忙问他:“什么川军?”小伙子见他们还不知道,惊奇地说:“哪样川军!刚才芙蓉坝来了好几百川军,你们不知道?”接着他告诉大家,他爹妈病得厉害,早饭后他去芙蓉坝找向先生要草药,拿了药刚打算走,忽然来了队伍,脚上一律穿着泡花的草鞋,说是川军,一来就四处放了哨,只准进不准出,他因爹病重,冒着死混到河对门的山上,才绕道逃出来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突如其来的消息把大家都搞懵了,知道是周矮子估计红军要到芙蓉坝,先分这股人抄近路埋伏起来,好前后夹攻。现在时间紧迫,改变原来计划也来不及了。几个连干部紧急商量了一阵也未想出个妥当的主意。王老福心里更是火烧火燎的。′n.y\d·x~s¢w?.~c-o/m~俗话说急中生智,胡连长忽然想起王老福刚才提到的木良坝那个“张营长”,并详细问清了周围的地形和张树青的情况,想了一阵,忽然想起一个主意说:“弄他们个狗咬狗,如何?”便把他的计划告诉大家。几个干部想一阵都说,好是好,就是难找这个耍狗的人。王老福机灵,立马明白过来,主动请缨,可大家考虑到他年纪大,又没经过大阵仗,弄不好误了事还会丢命。有人主张找个会说本地话的人化装去。王老福烟杆一摆,发火了,像教训人一样喊住他们的议论:“别看我不中用,以前给人挑担子,湖南、四川都闯过……要说险,上山弄柴还会掉下岩哩,你们为穷人不怕险,我这条命就那样值钱?”说着,用烟杆向前一指:“快走,再走两、三里路就是张树青的营盘了。你们别管他,他龟孙只有三十几条枪,见你们人多是不敢惹的。出了木良坝寨子不远,转过弯有一条上山的小路,你们从那上山,半山有个庙,就藏在那里等着,见下边打起来了就走。”说完不容人答腔,自个不慌不忙地往回走了。
川军师长周矮子根据沿途散场的老百姓答复,知道红军确已转入芙蓉坝已落进设下的圈套里,乐得屁都笑了出来。未到木黄,就命令他的前卫连轻装前进,务必在天黑前赶上红军。自己带着大队伍随后紧跟,准备在芙蓉坝一带打场大仗,消灭红军。
前卫连到了木黄街上,空荡荡没个人影,原来人们听说川军赶红军来了,怕打仗,不一刻都散光了。他们想抓人带路,砸了几家都没找到青壮汉子,连稍能走动的老人也没有,时间紧迫又不容他们慢慢搜寻。正闹得鸡飞狗走,束手无策之际,忽见有人扛着条长扁担向场口走来。川军一见喜出望外,“轰”地一下将他围住,不由分说抓着他就要他带路。来人瞪着一双惊恐的眼睛,浑身吓得象筛糠一样。川军连长见他那傻乎乎的忠厚样子,怕把他吓坏了没人带路,忙喝开那群士兵,装着和气的样子,说:“你不怕,我们是四川周师长的队伍,你给我们带个路,给钱,到芙蓉坝就放你。”
来人听说还给钱,半信半疑的看了看这连长,无可奈何的车转身,带着他们走了。连长向旁边的人挤挤眼,得意地笑了起来。
原来这人就是王老福。一路上川军连长问这问那。王老福装着又傻又怕的样子,总是哼呀哈的。川军连长只弄清两点:王老福是给人挑东西到锅厂去了;前面木良坝寨口的营盘里住有红军,还有许多红军住在锅厂一带……具体想问个详细他又说不清楚了。
将近木良坝,太阳已落下山。周围莽莽苍苍的群山都隐在淡蓝色的暮霭里。一座百多丈高斧劈一样的石壁,像一块巨大的屏风挡住木良坝。转过石壁百十丈远的一座小山上,就是张树青的营盘。那连长把部队隐在石壁这边,只着十多个人观察营盘及周围的情况,只见营盘象一个庄园,用大块条石砌成围墙可容两三百人。石墙上开有垛口,垛口后面影影绰绰果然有拿枪的人。近处田坝里还放牧着几匹马。
周矮子的队伍追击红军十多天,一直没捞到一次仗打。他们认为红军远来疲惫,不敢接战,因此,连当兵的也骄横起来。他们原是才收编不久的土匪队伍,还保留着“绿林”习气。正当连长还在观察的时候,手下几个兄弟,一见马匹如苍蝇见血,不等命令就向马冲去,争着抓“财喜”。说时迟,那时快,忽然营盘左边的树林里,“砰砰”就是两枪。几个人一怔,还未弄清枪响方向,营盘里“啪啪”又是两枪。只见两个人手一扬,倒下去了,剩下的人一下趴到地上,向营盘里还起枪来。川军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