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零点看书 > 黔东苏维埃特区根据地 > 周逸群之一

周逸群之一

周逸群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共产主义的坚强战士。·第-一\墈`书~蛧` !首?发+他早年从事青年宣传工作和领导中国青年军人运动,卓着功劳;他与贺龙同志率领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参加了北伐战争和伟大的“八一”南昌起义。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他与贺龙同志亲密合作,共同努力,创建和领导了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和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团,创建和领导了洪湖赤卫队。1931年5月,他在粉碎敌人“围剿”,保卫洪湖苏区的英勇斗争中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青少年时代的进步思想

周逸群,学名立凤,贵州省铜仁县城关镇人,1898年7月23日诞生在铜仁城关大公馆路(现共同路十三号)一个“小康之家”。因父母早逝,从小就开始了独立的生活。

少年时代的逸群,从小聪慧,族叔周自炳先生很喜欢他,教他识字、读书。1905年,进入周自炳先生等人创办的城南小学学习。他上课认真听讲,下课从不打闹,经常独立一旁,抄着双手,思考和消化课堂上老师讲的内容。每期学业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逸群不仅勤奋好学,成绩优异,而且关心时局,爱憎分明。当时,铜仁有个外号叫“铁算盘”的财主郭铁珊,残酷地剥削帮工,激起了他心中的忿忿不平。于是他邀约同学编出顺口溜,讽刺郭铁珊的丑恶嘴脸。

二十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侵华日益加深,在进行政治、经济侵略的同时,在思想上利用信仰和侵华作为侵华工具,腐蚀中国人民。辛亥革命后不久,美帝国主义在铜仁设立了“福音堂”,他们披着教士的外衣,扯起慈善事业的招牌,进行侵略活动。逸群目睹洋人在自己家园横行霸道,蹂躏祖国大好河山,激起了他无比的愤怒。一次,他带领几个同学来到中南门“福音堂”门前,用石头砸烂了福音堂的玻璃窗。表现了他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大无畏精神。

1914年,逸群进入贵阳南明学校中学部第十期学习。在四年中学学习期间,他认真攻读,特别刻苦钻研中国历史。入学的第一学期,他写的一篇作文《诸葛亮辅汉于蜀论》被选为全校优秀文章,登于校刊《南明杂志》第一期上。发表在校刊上的还有《明太祖以布衣起兵论》等文,都受到师生们的好评。他关心时局的发展,向民众宣传反袁(世凯)斗争的胜利,对贵州政情有充分的了解。

逸群中学毕业后,于1918年春天回到故乡铜仁。这时正值铜仁教育会成立,周自炳先生为教育会长,逸群充任教育会会计。他忠于职守,办事认真,待人非常诚挚;遇事又敢作敢为,受到同事们的爱护和尊敬。这期间,他经常参加从事教育多年的族叔周自炳、周自谦先生对时局的家庭讨论。例如怎样拯救中国的问题,逸群在族叔的启发和教育下,大胆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一次,他跋涉到离城三十多里的大溪沟,与佃耕老农促膝谈心,了解农民的生活状况,同情他们的处境,批判吃人的封建土地制度,决心把家里的田产无偿地分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

1919年3月,逸群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离开了灾难深重的祖国,东渡日本留学,入东京庆应大学攻读经济学。

当时,由于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成功,马克思主义开始传入日本,逸群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他在给家里的信中,告诉了人类出现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国家的喜讯,并且谈到:要想达到我国人民向往的大同世界,即实现共产主义,就必须彻底粉碎资产阶级体系,建立坚强的无产阶级体系,实行无产阶级专政,走苏俄之道路……。

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1919年北京爆发了伟大的“五四”运动。这一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也极大地推动了当时留日学生的爱国运动。逸群加入了留日学生会,积极带领中国留学生为保障学习和基本生活条件而斗争。一次,国内由于军阀混战,中止了留日学生生活费达数月之久,使同学们陷于困境。学生会选出逸群等十几个代表,到中国驻日公使馆,要求解决生活问题。经过说理斗争,迫使公使胡维德接受条件,答应借款解决,斗争取得胜利。

1922年2月,在华盛顿会议上,美国帝国主义勾结英、法、日、意、比、荷、葡和中国北洋军阀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九国公约”。宣称:“各国在华工商业机会均等”和“中国门户开放”的侵略政策,以实现瓜分中国的目的。“九国公约”一出笼,就遭到了世界公正舆论的谴责和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中国留日学生立即召开大会,声讨北洋军阀政府的卖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