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子门,夜宿甘龙口。8日,经火烧桥、石梁、印江张家坝、团龙进入江口县的坝梅,夜行军经堰边溪、军屯至德旺一带宿营。9日,接到军团部电令“前往江口归建”。10日,经茶寨、红石梁、官坝、苗匡至太平宿营,11日前往江口磨湾归建。肖克、王震等率队前往太平迎接红十八师。归建的指战员,又见到了阔别的首长和同志们,他们拥抱在一起,用欢呼和泪水,表达着相互的思念、亲切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他们终于又团聚了。
红十八师在留守根据地,掩护主力突围转战中付出了很大牺牲。红十八师从1935年11月17日起告别军团首长和同志们,以抱定牺牲的决心去开辟新的战场,他们处处暴露自己,把大批敌军吸引到自己的身上,历经54天,身经数十次战斗。待掩护主力跳出包围圈后,历尽艰辛回归主力。到江口归建时,原3000余人减至600多人。军团部决定将十八师缩编为红六军团五十三团。1月12日,军团领导人在磨湾设宴欢迎胜利归建的红十八师全体指战员。当天红十七师向闵家场进发,师部驻扎小溪村。13日,红十六师、红校及军团部开向闵家场一带休整。18日,红六军团经闵家场、小溪、观音塘、张家寨、狗脚屯、平寨向石阡县前进,当日抵石家场宿营。
红十六、十七师在经过铜仁时进行了广泛的政治宣传活动,写下许多标语和条幅。“上等之人欠我钱,中等之人莫招嫌,下等之人跟我走,将来肉里困来酒里眠。”“坛坛装米是自家人,扁桶装米是敌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等。并分了杨伯安、刘松云等大地主的浮财给百姓。
红六军团在江口休整期间,开展了宣传、扩军等革命活动。建立了磨湾游击队,队长向老清,40余人;老街(闵孝老街)游击队,队长雷世登,23人。打了10多个洞屯,打土豪70余户,所得财物除部分留作军需外,全部分发给穷人;打开土豪粮仓,把谷子分给穷人。红军还在驻地办起饭菜招待穷人。同时,积极开展扩红,宣传红军是穷人的军队,官兵平等,当红军光荣,还教唱歌谣:“当兵就要当红军,打得土豪平半分。”闵家场是水陆码头,是黔东的一个重要集镇,来往客商甚多,红军在闵家场的活动很快就传播到四面八方,几十里外的青壮年闻讯后赶来,200余人参加了红军。当地群众积极为红军当向导,抬伤病员,缝制衣服等,吴满妹为红军做草鞋,红军赠送一只铜电筒;万金堂为红军做了7双布鞋,红军给了7块银元。红军撤离后,国民党反动派枪杀了邓老必、詹斌娃、杨连生等一批支红积极分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创建石(阡)镇(远)黄(平)革命根据地
一、分路进入石阡县城
1月10日,红二军团分两路向石阡挺进:一路从江口县闵家场经张家寨、狗脚屯等地进入石阡县公鹅、陡山坝到达石家场;一路从晃县龙溪口经玉屏朱家场、江口岗溪屯、岑巩平庄等地进入石阡,经五德黑溪水,花桥的云盘坳、乌苞洞、欧家湾进入石家场。红五、六师在石家场宿营。红二军团直陆续进入石家场,驻平坝、黄家、李家、陈家、蒲草塘等村寨。红四师兼程前进,经栏桥、凯峡、花桥等地向石阡进军。红五师到正冲、栏桥一带。红军驻石家场期间,组织当地群众开展打土豪活动,将刘占臣、刘直清等10多户土豪的谷物、财产分给当地贫苦农民,在街头和蒲草塘,分别处决了反动区长、保长。红军还在石固街上刷写“打倒薛岳”、“红军是扶助苗族僮(侗)族解放的武装”等标语。石家场、泥塘等地部分农民参加了红军。
1月11日拂晓,红二军团四、六师及主力一部,分三路合围直取石阡县城:东路由五老山后至哨楼口,南路由枫香边境到黄麻塘、三百步,西北一路由坪地至沙坝、邱家坡、孙家寨等地,几面夹攻,一举占领了石阡县城,并捕获戴望远镜,直接指挥石阡保安团对抗红军的德籍侦探耿友华,在天主教堂中搜出秘密地图及侦探器材。红军进城后,驻扎于天主教堂、文庙、学校及原国民党县衙等地。同时在城南郊的三角庄、高楼,河西的挂榜山、伍家院、岩脚屯、任家山、板猫寨、新寨、平猫寨、高寨,北郊的上、下来潮、梁家嘴、杜家寨、新场、雷家屯、下寨,东北面的平地、沙坝、摩罗、北塔、孙家寨、荆竹、梁家坡、冉家坡、邱家坡等村寨驻扎。其中红二、六军团总部、军团司令部、政治部、卫生部、供给部、国家保卫部及司令部直属单位驻天主教堂及其附近。红六军团司令部及其所属单位,后亦驻天主教堂内及上、下河街。当日下午,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