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零点看书 > 黔东苏维埃特区根据地 > 第9章 根据地的反围剿斗争

第9章 根据地的反围剿斗争

军俘获了敌第三营营长及土兵百余人,击毙敌人20多人。黎刚在混乱中也险些丢了性命,他的皮大衣被红军缴获,狼狈不堪。而木黄伪区长杨子江也被红军生擒。这一仗,打得黎刚丢盔弃甲,威风扫地,此后再也不敢和红军正面接触。

二战木黄:岩坪“突围”破敌军

黔东特区的蓬勃发展,红军在战斗中的接连胜利,如同一记重锤,狠狠地敲击在贵州军阀王家烈的心头上,令他大为震惊。1934年9月,他调集重兵,对黔东特区发动了更大规模的“围剿”。一时间,黔东大地战云密布,形势岌岌可危。

,!

黔敌廖怀忠部移驻松桃,杨畅时部集结于乌江西岸,李成章部从思南向德江、印江一线进攻,柏辉章部驻铜仁一带。此外,川敌达凤岗旅于九月下旬进占沿河县城,湘敌周燮卿旅又向沿河小井逼近。红军陷入了北有川军、东有湘军、西南有黔军的三面包围之中,宛如被困在铁桶里的猛虎,形势万分危急。敌人妄图与红军主力决战,将红三军消灭或挤出黔东,他们的野心昭然若揭。

进攻黔东特区的主力是王家烈的嫡系李成章部。早在9月上旬,杨昭卓旅及周相魁、戴玉堂等团分别进占黔东特区重镇谯家铺、来安营、刀坝等地。杂牌军姜兴尧部也窜入枫香溪、张家湾一带。地方反动势力更是嚣张跋扈,沿河、印江等地的“军民联合剿共委员会”“剿匪后援分会”等反共组织迫不及待地向伪军政要员发出“快邮代电”,叫嚣着“恳颁明令,不分畛域,协同积极进剿”。一时间,黔东大地重兵云集,剑拔弩张,战争的阴云笼罩在每一个人的心头。

印江作为黔东特区的主要区域之一,自然成为了敌人重点“进剿”的目标。9月上旬,王家烈嫡系旅长杨昭卓率部抵达印江,指挥部就设在伪县政府内。黔东北“八县民众联合剿共指挥部”总指挥陈廉矩(思南人)更是亲自赴印江,敦促敌人加紧行动,妄图一举消灭红军。

面对着敌人来势汹汹的进攻,黔东特区的党、政、军部门迅速行动起来,全力以赴投入到反“围剿”的战斗中。为了动员广大群众支持革命战争,特区政府大约在9月下旬召开了黔东特区各区乡苏维埃联席会议。会议气氛庄重而热烈,代表们各抒己见,最终作出了《关于争取革命战争胜利的决议》,向特区人民群众发出了争取革命战争胜利的动员令。一时间,黔东大地群情激昂,广大群众纷纷响应号召,积极支援红军,为保卫家园、保卫革命果实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敌人强大的攻势面前,红三军采取了外线作战和“避实就虚”的作战方针。先是集中兵力,分别在枫香溪、谯家铺、来安营、刀坝等地,迎头痛击进犯之敌,狠狠挫伤敌人的锐气,然后迂回作战,寻机歼敌。9月27日,红七师及黔东纵队进入木黄一带活动,然而,行踪不幸被黔敌李成章部发觉。李成章立即调集数倍于红军的兵力,对红军进行包围。敌人拼命抢占了木黄东侧的老寨,堵住了红军往梵净山方向撤退的道路;一部分敌人和地方反动武装也火速向木黄西侧的地茶坝推进,抢占岩口坪高地,对红军形成了夹击之势,妄图把红三军围歼于木黄。

木黄地处丛山峡谷之中,四周高山耸立,地形狭窄,易攻难守,部队难以展开,对红军十分不利。再加上敌人突然逼近,很多战士连早饭都没来得及吃,形势变得异常危急。关键时刻,贺龙军长当机立断,命令黔东纵队和黔东、川黔边等独立团接替红七师主力坚守昔阳坝阵地。这些战士们深知责任重大,他们凭借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死死拖住从合水方向而来的援敌和向地茶推进的敌人。

约摸早饭时分,昔阳坝的战斗打响了,激烈的枪炮声震耳欲聋。敌人误以为红军主力已被包围,便全力向昔阳坝增援。而这一切,都在贺龙军长的妙计之中。贺龙亲自指挥红七师主力抢涉木黄河,向着敌人侧翼兵力薄弱的岩口坪发起猛攻,试图强行突破,跳出敌人的包围圈。

岩口坪位于将军山的中部,地势险要,两边是陡峭的悬崖绝壁,犹如刀削一般,只有中间四进部分有一条盘旋而上的羊肠小道,约有一华里多长,真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天险。山脚下的木黄河波涛汹涌,成为了天然的屏障,使得岩口坪关隘更加易守难攻。红军战士们冒着敌人密集的弹雨,奋力强攻。然而,敌人占据着有利地形,居高临下,疯狂地向红军射击。红军前几次强攻都未能成功,死伤的战士不断增多,鲜血染红了木黄河水。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贺军长冷静沉着。他亲临前线,仔细观察地形,分析敌人的部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