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零点看书 > 黔东苏维埃特区根据地 > 第3章 红三军由川入黔

第3章 红三军由川入黔

壶浆以迎仁义之师之举,特意送了一只羊子慰劳红三军。万寿宫墙上贴着很多标语:“红军是工人农民的队伍”,“打倒国民党统治、建立苏维埃政权”,“穷人不还富人钱”,“红军不拉夫,军才拉夫”,红三军是“打富济贫”的人民军队,号召广大群众参加红军和游击队。“神兵”代表冉少波也在会上讲了话。开会当天,沙子坡满街都是枪枝,人们都围拢去看稀奇。特别是其中的“神兵”群众,他们用原始的武器基——刀叉和黔军的洋枪洋炮对抗,曾经吃了大亏,因而有的人便情不自禁地伸出手去轻轻抚摸。红军战士不但不加阻止,反而把机匣拆开给大家着,有的甚至还把着他们的手传授射击技术。这就像通了电流一-样,把红军战士和劳苦群众的心紧紧连在一起了。很多群众感慨地说:国民党的军队哪个敢去看呀,红军队伍硬是不同,不少人要求参红三军。红三军针对“神兵”群众的思想水平和觉悟程度,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打富济贫”、“打土豪、分田地”等通俗,明了的鼓动性口号,在一定程度上与“神兵”的“三灭”口号相对接近, 易于被广大“神兵”群众接受和拥护。按照“党指挥枪”的原则,采取收编的形式,把“神兵”编为黔东纵队,冉少波任纵队师长(又称司令),直属红三军军部领导。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印江“神兵”,在收编过程中,大致分别归入了下述几个系统:大部编入黔东纵队,并组成了印江独立团。此外, 还有部分“神兵”分别参加了德江独立团,沿河独立团和川黔边独立团。

黔东纵队共一千多人,下辖三个支队,一个特务队,纵队设有管理科等机构。第二支队以印江“神兵”为主编成`印江独立团。对于其余各地“神兵”中有影响的首脑人物,大都适当加以任用。特别是对黔东纵队,更是实行教育、改造、循序渐进的原则。由于历史造成的原因,不少“神兵”染上了吸鸦片的劣习。红三军不是简单地下令禁止,而是采用逐日减量、限期禁戒的办法加以杜绝。鉴于“神兵”缺乏近代军事训练,作战时基本上没有要他们打硬仗,恶仗,对于“神兵”的违纪行为和不良习惯,红三军决不无原则迁就,而是耐心教育,启发觉悟,严肃纪律。黔东纵队战士,人人都会唱《红军纪律歌》。同时,红三军还严厉地惩办了一些严重违反纪律者,其中包括第二支队长张中贵、大队长吴国成等人(张、吴二人都是由保董而佛主神将的投机分子)。通过教育、改造,黔东“神兵”这支原始落后的农民武装,终于走上了工农红军武装斗争的康庄大道。红三军得到了较大补充。入黔时,只有七、九两师所辖的三个团,共三千三百余人。黔东苏维埃特区创立以后,制定并通过了《工农武装问题的决议》,在“印德沿三县动员了三千多人参加红三军”。

1934年10月下旬湘鄂川黔革命军事委员会将黔东立师整编为一个正规团,正式列入红三军建制。据初步调查,根据战争形势的需要,除留一部分人坚持地方斗争以外,印江县当年参加红三军并跟随贺龙转战湘西的有五百多人。但现在还幸存并担负各级党政领导的老红军战士,已经为数不多了。

喜欢黔东苏维埃特区根据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