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茶水的客人变得稀疏,晌午的日头大了,河面上船只变少,许问山一边慢悠悠给自己煮了壶好茶,一边招呼老太婆拿几块儿点心来吃。?c¨h`a_n~g′k′s¢.+c~o/m_
“有两块儿得了。”许老太太看着自己做好拿来卖的点心在老头子嘴里嚼吧嚼吧咽了,没忍住阻拦了一下。
“嗨呀,还有不少呢,现在不吃,晚上回去了也要吃。”许老爷子咧嘴,又殷勤的给老婆子倒上头杯好茶。
“德行~”
“诶,老婆子,你说咱外孙子入得了夫子眼吗?”想着女婿和外孙今早的去向和目的,许老爷子兴奋之余又有些忐忑。
“那当然,我大外孙子长得好,又聪明,识字儿可快了,这事儿板上钉钉跑不了!准行!”许老太太一脸的骄傲,就等着外孙入学的好消息了。
二老畅想着好事,尝着点心。
许老太太喝口茶,放下杯子,“老头子,你有没有听见啥声儿?”
“有吗,没吧,什么声?”许老爷子打哈哈。
许老太太“噌”一下子从椅子上站起来“老头子,你听,是不是官锣的声音。”
“还真是,又咋了,水讯不是过了么!”许问山也精神起来,心中止不住担忧,上次官锣响,生生闭河七天,沿河两岸的生意都受到了打击。§幻?想?姬÷ =首&发?
临近的商铺里面,掌柜和伙计也在张望,等着锣声越来越近。
来船不同上次扬旗,声势浩大,只一艘小船,两位官差。
“咣~呛”“告江宁府众~有江宁府邻济安,遇水生患,民失房田,流离颠沛,天有慈怜,比邻为亲,饮水同源,甘苦与共,解胞泽难!”
一官差拿着告示文绉绉朗读一番,将告示反过来,把官府大印展示给人们看。
又一拱手“各位父老乡亲,隔壁济安府,此次遭了水难了,咱们知府大人说了,两府一水同源,一方有难自当援助,各位有捐钱的捐物的,都可带去府衙门前,济安府的老爷也说了,济银二十以上者,录府志,立碑为敬!”
船来的快,走的也快,留下哄嚷起来的两岸听众。
“还真是有地方遭了难了。”
“本以为只梦仙河水急了些,感情真有被淹的。”
“济安在咱北边儿吧,我记得那边儿瓷器有名声。”
“老刘,怎么急着走?”
“没听说吗,捐钱的捐物的,赶紧回去看看能拿些啥啊!”
“是啊是啊,咱们江边人,靠水而活,水怒也要共担着,都回去商量商量吧,跨府求援,怎么都得帮一把。_小_说·C!M¢S? ¢首?发?”
哄嚷声又渐渐消失了。
许家二老对视一眼,神色凝重,越是岁数大的人,越懂的水的威严,恩泽是它,惩罚也是它。
“老婆子,咱……出多少?”许问山叹口气,都没考虑家里不会出的情况,因为他知道,早年间,许老太太还是豆蔻少女时,就是因为水患失家,不得己给人当佣。
“老头子……咱……”许外婆有些恍惚。
“咱捐二十!”许老爷子一拍大腿,给许老太太吓一大跳,也回过神。
“对啊,刚不是说了,捐银二十,刻石碑入府志啊,那可是石碑,等过几百年人成土了,名儿还留着呢!”许老爷子越说越兴奋。
“捐,等嘛梦拾回来商量下,这可是积大德的好事!”
许金枝在院子里晾衣服,为了叫女儿不乱跑“来,铃铛,帮娘择菜。”
许铃铛就乖乖搬着小板凳在院子里择菜,人小的时候力气也小,头上的小爪子辫随着使劲儿一动一动的,可爱极了。
“咔”许青峰小旋风一样撞开了院门,冲进来“娘,娘,妹妹,我要去读书了!”
郑梦拾在后边儿跟着看着,亏他还感慨儿子长大了,能板住性子,今日优秀的不动声色,结果半路这小子就开始撒欢儿,感情前面都是绷着呢。
“青峰真棒!”许金枝惊喜万分,捧着儿子的脸揉揉。
“相公,你赶紧去前头告诉爹和娘,他俩正等着消息呢。”
“哦哦。”郑梦拾应着,抬脚往前边铺子去。
“爹,爹,我也去,我自己说给外公听!”
“外公,外婆!”许家二老正念叨捐银的事情,就见女婿和外孙过来,面上的兴奋和喜色藏都不带藏的。
许问山心里一松,妥了!
“外公,陈夫子收下我了,要我好好学,才能拜他为师。”
“好,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