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都祛除,再用砸出来的筋线搓成的绳。
最后再用鱼胶浸泡,涂上蜂蜡。做法类似于传统弓弦,但要简单的多,毕竟它粗。
而猛兽进了套子以后,这种鹿筋套子不仅坚韧,还多少带点弹性,不易挣脱也勒不死。想咬断,又需要不少时间。
冯国隆拿在手里,越看越喜欢。稀罕吧喳的。
关老爷子一笑,“你这也有不少材料,到时候回去我教你做。”
冯国隆一拍脑袋,对啊,现成的马鹿在这呢。回去自己也做几个。
而且以后打的马鹿也留着,鹿筋卖给徐顺做成菜,那不白瞎了吗!
忙活到了中午,将鹿筋都剔了出来,鹿肉也都卸好了。在外边找了一个小坑,用雪埋上。
下午关老爷子领着哥仨开始追踪那只猞猁。
那只猞猁在山丁子树那跑出去没多远就进了冯国隆他们住的这片林子。
进了林子里想找猞猁的踪迹就有点费劲了。只能靠青狼的嗅觉了。
断断续续的找了一下午。青狼终于在一棵大树底下停下了脚步。对着冯国隆汪汪叫了两声。
冯国隆走到近前。树下是一个半米多宽的树洞。
洞口脚印凌乱。有新有旧。
冯国隆伸手在洞口的树根上一摸。摸出了几根动物毛发。
对着阳光一看,底下黑上边灰,还有几根白毛,正是猞猁的毛。
对着关老爷子点了点头,冯国隆退了回来。
关老爷子拿着鹿筋套子上顺着冯国隆的脚印上前,蹲在洞口忙活起来。
关老爷子在洞口的树根下,下了一个套子。简单的修正一下,然后踩着原来的脚印慢慢的退回来。用冯国隆递过来的树枝将脚印扫平。
等退到几人身边。关老爷子又看了看西周,挑了几个猞猁有可能走的地方。又下了三个套子。
最后在洞口正对着的方向,靠近洞口七八米的地方又下了一个套子。
洞里的套子是等猞猁进洞。外边的三个套子是猞猁的必经之路。
最后对着洞口的这个套子。挺有讲究。属于洞里那个套子的双保险。
因为猞猁如果被套子套中以后。必然会挣扎,发现挣扎不脱后,就会尝试咬断套子。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猞猁会挑一个安全的地方进行。
而它的家就在那,套子也够猞猁进洞!进窝里嗑套子就成了最好的选择。
猞猁也不傻,自己家里都己经有埋伏了,等它嗑断了套子必然逃窜,不会再回这个窝了。
洞口正对着的这个套子。就是为了等猞猁出窝的那一纵!
关老爷子上午的时候己经观察过那个猞猁的踪迹。这个套子也就是按照那个距离下的。
这种就属于盲套子。简单来说就是蒙!
但不是瞎蒙,是根据自己的经验,野物的习性蒙!
本身套子这东西就是蒙。你往那一放,等着猎物上套。不就是蒙吗!
区别就在于有人能蒙着,有的人蒙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