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话,现代用机器做,出粉率大概是8%-10%,古代的话,再往下调几个点......
果然,便听见马玉儿说:“之前用五斤土豆,约做了一两的粉,不过那时手生......要现在做,十斤土豆里,也能做个四五两的粉条了!”
一般来说,吃锅子配的土豆粉,大多是250克一盘子,折合下来就是半斤。
十斤土豆出五两粉条,也不过就是一桌子人吃的份而已。
考虑到沈记的上座率,和客人们的热情程度,每桌必点......这说法都有些谦虚了。
尤其土豆粉,又格外不同。
眼下京中不是没有锅子。虽然也用羊肉猪肉、鸡鸭鱼肉做出许多花样,菜色还算丰富,但土豆粉仿佛既是主食,又是菜肴,别有滋味,是不大一样的。
加上很快还要扩建,沈荔不得不往多了打算。
按十桌来算,每天中午晚上,这就是二十桌,就算其中只有一半人点了锅子,也有整整十桌。
每桌半斤,这就已经是五斤,且这还只是一天的量呢!
她又问:“做这东西费事么?”
马玉儿想了想,有心想在沈掌柜面前表现一二,但又怕到时做不完,挨了责罚,最终还是说:“要打出粉来,是有些费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