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零点看书 > 年代:重回79做文豪 > 第21章 :吃点小醋

第21章 :吃点小醋

因为那句“晚报上看到过他”,方兆中俨然成为了考场的明星人物。

第一场语文考完,以冯建国为首的几位同学立刻围拥上来。

“兆中同志,语文最后一题的作文,你有什么见解没有?”

1978年之后,教育部规定高考全国统一命题,预考还是各省各自命题。

昌北预考这道压轴作文题,用的是巴金先生的《家》做材料,引用的是高老太爷把鸣凤赠给冯乐山做小妾,鸣凤喊着觉慧的名字投湖自尽那段。

作文立意昭然若揭,加之觉慧正在报社响应新文化运动,对旧封建社会强烈批判,对新时代充满渴望,属于老生常谈的作文立意了。

巴金的《家》,算是现代九年义务教育的推荐读物了,2015年左右的高考考试还有一道名著阅读的选择题,《家》就在考试大纲之列。

但眼下,一般的高考考生,很难有机会读到这本《家》。

一段冗长的阅读材料,自然为时间有限的应试增添了不少难度。

“题目要求写记叙文,只要结合自身真实经历,把立意写到位了,得分不难。”

三中全会才开不久,高考作为思想指导的风向标,自然要往改开方面出作文题。

方兆中预料的不错,79年的高考作文题目叫《第二次考试》,引用材料是现代作家何为写的一篇散文,立意也在新时代三个字上。

冯建国又问:“你认为,立意写什么比较好?”

“当然是师生之情了!材料里的老师对学生无微不至,肯定得写师生!”一旁一位女同志热切地应声,在说完后还得到了不少支持响应。

方兆中一乐,想起了以前考申论的日子。

什么叫牛头不对马嘴?就是答案是宣扬优秀传统文化,你却只能写出村里建设了文化广播站。

认识不深,是早年间普遍考生的通病,1979年的高考录取比例不足百分之一,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我觉得大家的立意都很好。”

方兆中不能当面把人一棒子打死,这会影响后面的考试心态,于是说道:“那位女同志说的也不错,文章千面,阅卷老师一定会考量这个的。”

冯建国点了点头,又忍不住问:“同志,你很有把握能考进燕京大学吗?那可是燕京大学啊。”

他这么一问,周围出考场的人也情不自禁地探着脑袋,往方兆中这边看。

按照以往的习惯,方兆中肯定会谦虚地说没有,这是他在机关办公室养出来的好习惯。

认真干活,不做出头鸟,算是大院生存的至理名言。

但不知怎么的,或许是被其他学子殷切的热情感染了,掷地有声说了句:

“有!”

之前搭讪的几位女同志率先为他的热情鼓起掌来:“我们得向你学习,要定个远大目标!”

方兆中反而不好意思起来,心中却第一次澎湃的感受到来自这个时代的热情。

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被视为纯真年代的最后时光。

方兆中快步走了出去,意外发现乔雨青在人群中等他。

还没等他走上前去打招呼,早就在门口等候多时的方光洁推着那辆二八大杠迎了上来。

“考的怎么样?”

“还成。”

“妈今儿为了给你接风,饭馆都没开。”

方兆中非常无奈,伸手就要去握自行车龙头:“妈有点儿小题大做了,这还不是高考呢。”

“妈这不是盼着咱家出个大学生嘛。”方光洁拍掉了方兆中伸来的手:“今天你坐后面。”

一转眼,乔雨青在眼皮底下消失了。

方兆中背靠着大姐坐上自行车后排的小钢板:“姐,你带的动我吗?”

“小时候我帮你打架,怎么不问我打不打得过别人?”

方兆中忽而笑了:“姐,如果有一天让你自己选个工作,不在服装厂工作了,你打算做什么?”

方光洁乐不可支地笑说:“要是真有这种好事,我一定要去做女演员,拍电影!”

“哦?这是为什么?”

这个时代的演员还没像后世的流量小生捧得那么高,特别是数年前两大影厂风云事件之后,演员的地位一落千丈。

演的好的能被夸上一句老艺术家,演的不好的就是一卖笑的。

这种情况要到80年之后才慢慢缓解,《庐山恋》特立独行的爱情故事掀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