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决定从上游开始收,往上游走了几百米,找到了标记。张晓拔出竹签,鱼线收紧,感觉线动了有货。拉近一只甲鱼露出水面,一斤左右。张晓教两人怎样取钩,如果吞钓只能剪断线。
收了10根竹签,张晓让父亲收钓,舅舅取钩。收完60根竹签,钓上18只甲鱼。剩下的竹签换成舅舅收钓,父亲取钩。收完68根竹签,一共钓上21只甲鱼。
父亲和舅舅点上一支烟,深吸了一口。
亲眼目睹钓上39只甲鱼的震撼,两人还需一些时间消化。
张晓用蛇皮袋装好河虾,鱼挑了几条大的,小的都放回河里。收拾好,回家。
车子停在大舅门口,听到外面动静;舅妈房里的灯,啪的一下亮了。紧接着外公房里的灯也亮了,谁在外边?外公喊道。
爸是我回来,吵醒你老人家了。外公还有我们,晓晓也在啊!我跟我爸都在。两边的房门都打开了,舅妈从房里出来,外公也站在门口。
舅舅甲鱼放外公房里,外公家不是有一口装水的缸,装甲鱼合适。舅舅把背篓卸下,提进房里,大家跟着进了房间。张晓叫舅妈拿一个大脸盆过来,蛇皮袋里的虾倒出来,差不多有一盆。
舅舅说:“没想到钓了这么多虾,这一盆有八九斤。”
真是你们三人钓的,这么多虾好难钓呀!舅妈说道。舅舅拿了一个洗衣服的木盆,张晓把甲鱼倒进盆里。舅妈惊得捂住了嘴,怕自己不小心喊出来。
外婆也起来了,你们钓了什么东西,美兰说难钓。外公说:“河虾和甲鱼,二十年前这东西多得很。”
外公您跟我说,当时甲鱼多到什么程度。69年9月份,那年大旱。三个月几乎没下雨,黄沙河断流。有一天我上晚班,下班洗澡时听别人说黄沙河断流,深水潭里好多鱼抓。
我当时年轻身体素质好,觉也没睡。背着背篓走了十几里地,去黄沙河抓鱼。我去得晚,潭里的鱼几乎都被别人抓完。又不甘心一条鱼没抓,要打道回府。
我沿着黄沙河往上游走,走了大约十分钟。崖壁边有一个凹进去的水坑,面积不到两平方。我见水坑外面只有两平方,但洞里还有几平方的面积。也许别人没有在意这个小水坑,可能没抓过也不一定。
我决定试一试,用棍子试了一下水坑深度,只有半米深。我当时心里凉了一截,但既然来了,还是要试一试。
刚下水,脚踩着什么东西在动。我用手摸,摸上来一只甲鱼有五六斤。接下来你跟本想象不到,半小时不到,我就抓了一背篓甲鱼。里边还有好多鲶鱼,乌鳢。
老婆子你还记得吗?那次我带了两条鲶鱼两条乌鳢回来,另外一背篓全是甲鱼。外婆说:“甲鱼我记得卖给食堂,5毛一斤卖了30元钱,我激动的睡不好觉,第二天我跟你一起去的。”
是的,外公接着说道:“第二天我下了班,跟老婆子借了一担箩筐。水坑里抓了整整一担,一箩筐甲鱼,一箩筐乌鳢和鲶鱼。当时卖了60多元钱。那个坑里抓的乌鳢、鲶鱼、甲鱼当时值我3个月工资。”想起当年的收获,外公一脸回味。
外公你知道现在这些甲鱼值多少钱?街上没看到有甲鱼卖,现在什么价格?外公今天钓的甲鱼,值我爸和舅舅两人一年的工资。
甲鱼现在有这么贵,80元一斤。外公、外婆听了有些震惊。
舅舅把水缸洗好,甲鱼装了进去。张晓装了二三斤虾,跟父亲走路回家。父亲用钥匙轻轻打开房门,两人洗漱好,各自安睡。
第二天醒来,太阳已经升得老高。张晓看手表,八点半钟。起床喝了杯水,漱口洗脸。看了桌上,早餐老妈做的煎饺、烧饼,还买了豆浆。
吃过早餐,看见碗下边压了张字条。是莹莹姐的字,上面写道:“晓晓你起床,吃过早餐来外婆家,我们都在这里。”
背上照相机,关好门。下楼的时候,张晓想到要去杨小芳家一趟。
杨小芳家住在一幢早几年建的筒子楼里,记得是二楼。具体是哪一间,年代久远早已记不清了。
上了楼,敲开一家问道:“请问杨小芳家住在哪一间。”一个七八岁的小朋友,热情的给张晓指路。往右走过去,倒数第二间便是杨小芳家。谢谢你!小朋友。
跟小朋友挥手再见,张晓来到杨小芳家门口。门没有关,客厅里没人。张晓喊道:“杨小芳你在家吗?”
在的,杨小芳从房间里伸出头。张晓是你,杨小芳欢快地喊道。进来坐,你什么时候走?我下午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