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婷婷的亲爸在她三岁的时候意外去世,当时家里人心疼他们孤儿寡母,纷纷拿出东西帮他们一把。
其中不乏借钱的,这些年他们家日子一直不好过,亲戚们也都没人上来要钱。
之后听说孙大军娶了个傻子媳妇,也都没再想要回那点钱。
谁知道最近村里风言风语,说是孙大军他们家新媳妇病好了开始做生意了,几个亲戚还不信,让孩子去他们家门口盯着。
果然看到他们大早上出门,半晌就回来了,手里还拎着面粉。
每天进出这么多面粉,这是做了什么大买卖?
亲戚们也不管那么多了,首当其冲的是孙家大姑姐。
岁数不大,看起来三十七八岁,但是脾气可不小,孙家就她能当家。
当年吆喝给他们孤儿寡母凑钱的也是她。
现在来要钱的也是她。
大门一推开,就闻着面团的香味,气不打一处来。
“孙婆子,你这就不够意思了,一家发达了,也不知道还钱。”
孙婆子一听这动静,就知道是谁来了。
平时家里穷,亲戚都躲着走,逢年过节都很少走动了,生怕开口跟他们借钱,自己这边刚好转了,他们就来人了。
“这不是小姑子吗,快进来坐。”
孙婆子还是穿的破破烂烂,一身面粉,看样子还在忙活。
孙大芳也不跟她废话,“我可是听村里人传遍了,说你家儿媳妇病好了,带着你做生意呢!”
一屁股坐在板凳上“你现在发达了,有钱就该把大家给你的钱还一还。”
孙大芳直来直去,也是个乡下人,急脾气,见不得别人说三道四。
她大哥这辈子就娶了这么个寡妇,留这么个女儿在世上,她不舍得她大侄女受苦,这才动员全家凑钱。
还帮忙修了院子,这才放手不管的。
现如今孙大军也长大了,媳妇都娶回家了,以前的旧账也该算算了。
“你不来我家,我也打算去找你。”
说着从柜子里取下来一个本子,本子上破破烂烂的一笔笔记录都是借钱的条。
从谁家拿了一碗米,从谁家拿了个鸡蛋。
她都仔仔细细的写的清清楚楚。
孙大芳的大哥就是这么谨慎的人,做事滴水不漏,孙婆子跟大哥这些年学会了写字,还学会了人情世故。
一分一毛攒下来了钱,全数塞到她手里。
“你数数可有漏的?”
孙大芳认真比对,一笔一笔的账目核算,还真是一分不差。
当即脸上有点挂不住,人家提前都准备好了,结果自己还来当了个恶人。
有些对不住:“嫂子,你也别怪我,主要村里人说话不好听。”
孙婆子知道她要说什么“你回去吆喝吆喝,谁要再敢说我儿媳妇是个疯子,我跟他闹到底。”
正说着,苏小青抱着木材回来,“妈,他们爱说说去吧,你别因为这事难受。”
苏小青听了一嘴,随口答应着。
六个月的孕肚挺着,叉着腰擦了一把汗水,把农村妇女的朴实演绎的淋漓尽致。
甚至有时候苏小青都觉得自己应该属于这个时代的人。
孙大芳一听侄媳妇回来了,急忙跑出来看一眼。
“哎哟,长得还不赖,村里老传是个疯子,害得我都没敢上门。”
一边说一边打量,孙婆子一记眼光飘过来,孙大芳急忙改口“我嘴贱,又说错话了。”
苏小青认识孙大芳,“小姑怎么有时间来家里,快进屋坐,我正要做饭呢,留下来一起吃。”
孙大芳真是逆天了,她还从没在大哥家吃过一筷子的菜,主要因为大哥太穷,穷的吃不起饭。
结婚以后也是穷的叮当响。
她今天还真是见活阎王了,掐自己一下,确定不是做梦,卷起手里的钱“侄媳妇,你做好等我,我先去你几个小叔叔家还钱。”
说着一溜烟的跑了。
孙婆子现在能挺直腰板了,家里再也不是吃不起饭的,也有时间打扮自己了。
上次赶集,儿媳妇给自己挑的好衣服,现在就拿出来穿。
扬眉吐气的孙婆子破天荒让苏小青炒了四个菜,两荤两素,这待遇赶上新媳妇上门了。
孙大芳已经好久没吃到肉了,口水不停的吞咽,一直等到孙大军回来,他们一家子才动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