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惠把银针、纱布、镊子等收到医疗箱里,又交待了温老太太几句。“您老安心养病,切不可伤心流眼泪,我每隔两天过来给你换药。约三个月后拆纱布。”
温老太太一边捻着佛珠,一边应允。“劳烦女大夫了!”
“老太太客气什么!”云惠留下几付膏药递给温老太太的侍女。“每日睡前换药。”
云惠把白面和成面团,准备好调料,青菜白萝卜片焯好水,又炒好了肉卤。
等尹桓睡眼惺忪的起来后。立马就坐上一锅热水,用刀削面团。刀下面一片接一片的小面片呈抛物线落在水里,看着就赏心悦目。
一盏茶的功夫后,云惠淋上香油,撒上葱花和芝麻。一碗碗热气腾腾,有汤有料,劲道爽滑的刀削面就做好了。
乔氏顾不上自己吃,先端了一大一小两碗送去了林柳儿的房间,才回到堂屋。
等乔氏坐定,云惠才开口:“都吃吧!”
乔氏心里明白,婆婆不顾客人的面子,虽然每人一碗,可等自己到了才开吃,心里感动。
云惠要给一个患有石淋的重症患者开刀的事情在村民口中传开了!
自古以来,凡在身上大动刀割的,十有八九失败告终。医术不精、器具不洁、术后感染都是致命因。
很快在林家院子的角落里搭起了帐篷。帐篷有了,云惠开出麻醉制剂用的药材,还有术后消炎止痛的,这些药要提纯,才能发挥最好的效果!
根据一段日子的观察,这个尹桓来头不小!随随便便就把黄金制的刀具、齐全的银针拿出来,明明跟着自己回家时只有个扁扁的挎包的!
还有,明明有家世背景却在仁和药堂被人欺负!桩桩件件透着诡异!搞药这件事交给尹桓最妥贴。
云惠则算起今天的账:“四十斤香肠、二十斤腊肉、五十斤的酸枣片,差不多快三两银子了。”
“三两银子!”大家都笑得合不拢嘴,第二日大红。
“得扣掉成本,还要加上今天花去的钱!”老五提醒道。
“对!老五说得对!”
刨去买糖、辣椒面、麻绳、油纸等本钱,净赚了一两四百钱。
一天挣这么多!大家都干劲十足!
第二天,跟昨天一样,几人一早去贩卖,下午回来继续做。
一连好几天,天天爆火,云惠的存钱箱子已经堆不下了。大家都沉浸在赚钱的喜悦丰收里。
地里的庄稼黄了,得秋收了!可老大一家子还没回。
这乔氏娘家也太远了,一来一回得好久。
云惠不想断了这来钱快的生意。可地里的谷子过了时节都掉在地里头,难道要一粒一粒捡么?于是决定先把过冬的粮食收回仓,再去做生意。
家里老的老、少的少。还是要请两个汉子做帮工,把谷子收回来。
云惠想请人,想到了来到这个世界认识的刘春。
刘春家里兄弟多,于是吩咐林青湖去下塘村刘春家走一趟,看愿不愿意做帮工。给出的也是行情价,二十文一天,包一餐晌饭。
林青湖来去很快,说刘春哥应下了,他们后天过来。
云惠把家里里外外归整了一遍,又把钱藏好,仍不放心,留下尹桓带着虾兵蟹将守家。
自己则带着林青河、田氏、林青湖、林青海去山上打酸枣。云惠势要把山上的酸枣都搬回来。
云惠则生火做饭,蒸炒炖煮!灶房水汽蒸腾、又香味扑鼻!
红烧排骨、猪肉炖白菜粉条、一碗蒸蛋、辣子炒火焙鱼、酸菜鱼片汤!
林青湖、林树根、林树枝趴在门框上边看着边吸溜着口水。
云惠一回来,林青沫抱着小奶狗就跟着,云惠走哪他到哪!现在烧柴火的活给林青沫小朋友包圆了!
隔壁的牛婶今天的生意也不错,早早儿收摊回家了!闻到隔壁阵阵扑鼻而来的肉香!儿子孙子吵着她要吃肉!
说实在的,太香了!她自己也馋肉了,口里骂骂咧咧的一边掏铜板一边吩咐儿子去下塘村刘屠户家买肉。
中午,云惠一大家子吃了响饭,个个吃得肚圆。田氏收拾,云惠端着碗去喂林枣儿。
一连数日,云惠他们都在码头上贩卖。
酸枣片、酒糟鱼随着货船客船流向五湖四海!慢慢的云惠也卖出了名气!
但效仿的越来越多!价格也越来越便宜!
云惠却坚持原价不变!她还要让自家产的东西贴上自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