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零点看书 > 青史永夜 > 第29章 武中乾坤

第29章 武中乾坤

马安儒依旧来到场下,徐徐步入广场中央,来到众人眼前,说道:“其一,这位兄台说北袁为正统,我想反问各位,何为正统?北袁取南宋之遗入主大都,宋为赵氏天下,而北袁则为袁氏,谈何正统?且不论这姓氏之言,北袁先祖乃是前朝宋皇手下一戍边大将尔,只因宋晚期朝野混乱,被其掌控了北方军队才得以入主北方。”

“我再借这位兄台一言,如若天下各地纷纷崛起,皆如这袁氏先祖一般拥兵自重,独霸一方,天下谈和一统,黎民谈和安宁,你我又有何条件在这华丽如仙境般的广场中畅所欲言、歌舞升平?”马安儒的话掷地有声,听得在场众人一阵惊叹。

但此时,王文基的人还不打算放过马安儒,他们绝不会允许让他如此轻易地获胜,更不能给他在众文人面前出头的机会。有人在人群中喊道:“皇帝乃天下共主,自古从来没有一国存二皇的说法,北袁和南卢如今谁又是正统,如果朝纲混乱,社稷无序,那是否人人可自立为王,人人是否皆可穿上龙袍?”

“虽然这位兄台没有胆量到台上来辩驳一番,但我可以接受,我也可以回答你的问题。自古华夏讲究天下归一,可不要忘了,春秋战国诸侯争鸣,东汉末年三国鼎立,还有南北朝和五代十国,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道理循环往复,但趋势都是天下一统和民族融合,我华夏子民也在这过程中不断壮大,从原本小小的中原之国变为如今睥睨天下的泱泱大国。”马安儒望向台下众人,激情澎湃地说道。

“众所周知,我南卢虽已建都建邺,但尚未立朝立代,为的就是等到天下一统的那一天,待民心归一,人人过上向往的安居乐业的生活,海内升平,长幼有序,文兴武盛,华夏大地不再分崩离析内阋于墙,商贸文化往来自由之时,再建立一个百姓心中称道的太平盛世。”

此言一出,马安儒拿起手中的酒杯,对着所有人敬去,痛饮下杯中之酒。

“好!”人群中先是不知是谁高喊了一声,随后叫好声此起彼伏,直至整个广场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

台上的王文基看到此景,恨得咬牙切齿,原本是想让这位南卢特使颜面扫地,悻悻而归,可不料此地却成了他的扬名场,张罗的如此铺天盖地,到头来倒是替马安儒作了嫁衣。

可王文基也是知分寸之人,马安儒刚才一番激情的演讲已感染了不少在座的文人雅士甚至是世家子弟,此时翻脸必然会招致台下众人的唾弃。文的行不通,那就来武的,虽是纸上谈兵,可自己手下的知行书院就是以善研兵法著称,尤其是培养出了不少两广地区乃至全国都有名的将才。

王文基不想观众沉浸在马安儒刚才的话语之中,立马朝着众人说道:“马大人可真是技压群儒啊,各位,文试就到此为止,接下来是武斗。”随着王文基此话一出,六名彪形大汉抬着一张沙盘来到了广场中央,沙盘之中山脉起伏,河流纵横,分别于两端插着红蓝两种旗帜。

“武斗就是在规定的地形上双方模拟对战,双方各执一万人马,在沙盘上推演战术,当一方城池被攻下或是双方战平即为结束,届时被攻下一方获胜,或是平局之下所余部队更多者胜,最终将由损兵最少者夺得本场桂冠。”

听完规则,广场上众人纷纷看向中央那座巨大的沙盘,只见沙盘中央一条长河贯穿东西,将南北两地划作两半,其中北方地势高耸,于群山之间分布着红方阵营,大营位于山间一平缓山腰处;南方地势平缓,于平原之间散落着蓝方阵营,拱卫位于中原中央的蓝方大营。

下面,王文基接着向众人介绍:“北方军队善骑射,多为骑兵,因此一万人部队中骑兵三千,步兵五千,弓兵两千;南方军队擅平原作战,因此多步兵,一万人中骑兵一千,步兵八千,弓兵一千。”果然,沙盘中的两方旗帜上分别写着各类兵种,一面小旗代表着一千人马,参演双方需不断操作小旗来代表军队动向。

兵法并不是马安儒擅长之术,于是他决定先在场下观察一番。此时有不少人已登台推演,太史修来到马安儒身边为其介绍,这些人中,有些是将门之后,有的是专研兵法之人,但最多的还是知行书院之人。

马安儒心想,这王文基的手段果然不简单,一个小小的知行书院便能网罗天下奇才,且还是以兵法为主的将才,这恰恰也显示出这王文基正在为日后的前途做着准备。

此时天色已近晌午,沙盘旁的计分榜上已赫然挂着好几道结果,其中位居榜首的是红方成功端掉蓝方大本营,且红方剩余五千人的佼佼战果。在座宾客均纷纷议论起来:“这可真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