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第一个就有第二个,”刘秀附和道,“这么多大臣,还能治理不了天下?”
“可不敢垂帘听政,小心……”李隆基想到了他的祖母,听政听政直接让他大唐换了一个姓。
“后宫垂帘听政还要你们做什么?”乾隆反问道。
“朕都给你们安排了八个顾命大臣,还能看不懂什么意思?”奕詝直接问道,“后宫就应该做好本分。”
“哎,”溥仪叹了一口气。
顾命大臣还在的时候确实没有垂帘听政,顾命大臣一死,不仅垂帘听政,还垂帘听政了几十年,把皇帝都变成她的傀儡……
【两人一边放低姿态,一边与外国取得联系,一同夺权。】
“割让土地,赔偿两千一百万白银,”朱元璋用清朝前面签订的条约提醒道,“英法联军那么对你们,你们还想着借着他们的力量夺权?要不你们把皇位让给他们?”
“夺权?”旻宁问神迹里的弈訢道,“皇弟的本分不懂,怎么,对奕詝的布置不满意?”
“就算你想获得更多的权利,历史上那么多悄无声息夺权的例子你就不会学习一下,非要向其他人求助?”奕詝看着弈訢做的事,摇头。
这些人是怎么对清的你不知道,竟然还做还去上巴结他们?
应该把皇位传给儿子,这要是传给你,就是这些侵略者的傀儡!
【不久弈訢以奔丧为由到达热河,与叶赫那拉氏见面。】
【在弈訢的建议下,几人密谋回京政变。】
【很快弈訢赶回北京布置一切,而叶赫那拉氏随后携载淳抵达北京。】
【次日弈訢奉“特旨”捉拿“反贼”。】
“双方针锋相对,就这样结束了?”虽然司马睿不清楚是什么状况,还是问道,“你这不是完成的很好,怎么非要和外国人联系?”
“反贼,”李隆基对弈訢说道,“划重点,顾命大臣是奕詝亲自任命,你说他们是反贼,这要让奕詝知道,会不会气活过来?”
“特旨?”奕詝看到弈訢这个行为接着问道,“什么特旨,谁给的特旨?”
“朕留下的大臣,朕刚走不久,就让你用特旨给废了?”
“弈訢,你这胆子越来越小了!”
【还未实施的祺祥年号被废,改为同治。】
【两宫太后,即钮钴禄氏和叶赫那拉氏垂帘听政。】
“两宫太后一同垂帘听政?”刘秀看到这个结果,倒有一丝意外。
不过他可不信两人真能联手处理朝政,一番争斗后,是生母能获得大权,还是奕詝的皇后能获得大权,竟然有点期待。
“行呀你们,”乾隆提高声音道,“别人都是一人垂帘听政,你们倒好,直接两个人一起垂帘听政?”
不行,他现在就要定个制度——后宫不可干政,就算是幼年登基,也是大臣辅佐!
【弈訢也因功升官,总揽内政外交。】
【得到政变成功的英国很是满意,弈訢也顺应众人的想法,与外国“友好相处”,极力满足他们的要求。】
“又没有帮你忙,你还极力满足他们的要求,”李泰撇撇嘴,指着神迹说道,“有什么办法让周边的政权都变成清呀。”
“友好相处,”赵祯问神迹里的弈訢道,“是真的友好相处,还是表面上友好相处?”
“呸,”旻宁不禁说道,“他们做了什么你们不知道还友好相处,不把你们灭了都是大清的仁慈。”
【同时弈訢以显赫的地位支持曾国藩、李鸿章等人借用“外夷”之力兴办产业。】
【并用生产出来的枪支炮弹围剿各地起义。】
“哎呀,”刘彻继续感叹道,“真想把这些枪支炮弹造出来呀。”
【太平天国的势力越来越弱,清军更是围住天京,将天京周围的据点依次攻破。】
【眼见天京难守,洪秀全的大臣向洪秀全提出放弃天京的建议,洪秀全的直接拒绝,转头就向士兵宣称将有天兵下凡,清军自能清走。】
“将有天兵下凡?”扶苏有点不理解地说道,“这种话说出来还有人信?”
“寄希望于天兵,”刘邦给他提建议道,“既然你都想了,怎么不宣称天神发怒,直接灭了清军让你当皇帝?”
“就这都能当上天王,”司马炎摇了摇头说道,“什么时候造反这么容易了?”
“这……”刘义隆想到了王凝之。
当年孙恩叛乱要打到会稽,会稽内史兼守城官的王凝之听说后,面对拼读下劝谏,不以为然,反而作法请鬼兵,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