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晌午,艳阳高照,我们到达了中岳庙。上次来这里是晚上,比较凉快。以前的轿车根本没有什么空调设施,再加上那么热的天,开窗无济于事。所以晃晃悠悠到了中岳庙我们身上也都湿漉漉的。
刚下车,虚阳道人就走了出来,一边拱手一边说:“咱们又见面了,李队长。”
我还了礼说:“是啊,道长,这次又要叨扰各位了。”
“哪里哪里,欢迎各位。请。”说完虚阳道人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中岳庙里面都是参天古树,树荫下还是挺凉快的。我们和虚阳道人走在林荫小道上,明子象早就按耐不住激动的心情,直接开口说:“师叔,不知道那位道长现在……”
“哈哈哈哈,子象啊,你还是心急啊。道祖说‘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这话什么意思?”
“道祖的意思是用清静的心去看待事物,那么一切外物都是清静自在的,永远用这种心态永远都会清静,即是真正的清静。”
“是啊,你的心不静,显露于外表就是急躁。修道者,静是本心,静能生悟,我们追求大道,却又不按道的要求去做,这岂不是失去本性了。”
“师叔教训的是,子象明白了。”明子象说着又给虚阳道人叩了首。
虚阳道人连忙阻止他说:“不必如此,年轻人,急躁是正常的,你像我这个年纪,想急躁就没劲头了。”
“哈哈哈哈,道长这是人生经验啊。”我笑着说。
“谈不上,倚老卖老罢了。”
“老?您可不老,正值壮年。要不了多久,等我们的政权更加稳固了,还指望您在宗教界挑大梁呢。”
“出家人不计较名利,要说老,那位老修行应该是在庙里住最长时间的。子象啊,劫命这词如何解释啊。”虚阳道人问。
明子象想了想说:“劫是一个人人生中需要面对的磨难,劫命的意思是,他一生都是遭受磨难的命,可子象不明白的是,道长怎么会起这么一个道号。”
“嗯,他姓陈,当年的知州也姓陈,他知道有妖孽又只困不灭,这其中的事,恐怕只有他能讲清楚了。实不相瞒,我得到消息后也查了庙里面的记录,可只说他的祖上在乾隆年间来到嵩山,此后一直一脉单传,到现在他是第五代了。他是正一派的道士,我们中岳庙又是十方庙,所以并不排斥他,他最近几年很少出山。我之前也遇到过一些事,还是他替我解的,可他平常又不喜欢多说话,所以我对他的事也知之甚少。”
说着我们就到了后院,这是道士们的住宿区,前几天我们也住过。
“各位的行李先放这吧。稍后休息一会儿我就带各位上山。”
虚阳道人说后山条件不好,劫命道人住的地方只有两间屋子,所以我们还要摸黑下山,因此休息了半个小时,我们直接带着吃食前往后山。
这次的路线依旧是从瀑布那边上山,短短几天,虚阳道人就把这里收拾好了,原先在瀑布下面的石洞也被堵上了,为了还原原貌,连沉积岩的痕迹也刻画出来。今天再去看的话,是看不到痕迹的。
过了一线天,其他的路我就不熟悉了,总之我记得虚阳道人带我们走小路左拐右拐,走了一个多小时才看到草屋的轮廓。它坐落在太室山北半坡,因为地势原因,一天只有几个小时有光照。
“这个地方可不怎么样啊。”我说。
“哦,李队长也看出来了。阴盛阳衰,或许破除劫命只有置之死地而后生吧。”虚阳道人打趣说。
“师兄,在吗?”虚阳道人轻轻拍打着木门。
“客人来了,请进吧。”一个非常有力的声音传过来。
“这声音听着年纪也不大啊。”我嘟囔着。
虚阳道人碰了一下我,示意我不要说话。我顿时想了起来,之前明子象跟我说道士们最不喜欢被人议论年纪。我连忙闭嘴,闪到明子象后面。
虚阳道人推开门,我们依次进入。这个屋子大概有二十多平,里面住的地方和神堂都在一起,中间用布帘隔开,神堂在正中间,卧室在右手边,一个木桌和几张凳子在左手边,看样子有些年头了。在这间屋子的旁边还有一个小屋子,里面似乎是杂物间和厨房。这房子跟这大山相比,似乎是融入到了山野景观之中,独山孤道,意境颇为凄凉。
劫命道人背对着我们跪在神堂前面,一只手敲着木鱼,一只手翻着经文,我看了一眼,应该是《太上感应篇》,大家可能不知道这本书,但我说几个句子,大家应该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