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将正是赵云,他手持亮银长枪,英姿飒爽,宛如战神降临。
他的身边是张绣,这位北地枪王此时也是意气风发,眼中闪过一丝狡黠。
身后是一万的青龙骑营士兵,他们身着银甲,手持长枪,如钢铁洪流般整齐排列。马蹄声响彻天地,仿佛整个大地都在为之颤抖。
赵云骑坐在军队的最前方,看着徐晃的到来,大声说道:
“我乃常山赵子龙,来者何人?”
徐晃看向赵云和其身后的骑兵,心中震惊的无以复加。
他从未见过如此壮观的骑兵队伍,这和之前张辽率领的重骑兵明显不同;张辽的重骑兵是全身黑甲,如同黑夜中的恶魔,散发着无尽的威压。而赵云率领的重骑兵则是全身银甲,在阳光下闪耀着耀眼的光芒,仿佛是一支银色的箭头,直射向敌人的心脏。
徐晃心中暗自感叹,如此精锐的骑兵,如此出色的将领,这如何能敌啊?
他望着眼前这支钢铁般的骑兵,心中涌起了一股深深的无力感。
徐晃心中暗自叫苦,别说现在自己只率领三千余残兵,就是三万对上这支骑兵也断然没有胜算。
他知道,自己已经陷入了绝境,前有强敌,后有追兵,进退两难。
他回头看了看自己的士兵,他们脸上都露出了绝望的神色。
但是,徐晃并没有放弃,他知道,自己身为一军统帅,必须要为自己的士兵负责。他挺直了胸膛,对赵云说道:
“我乃大司马手下,横野将军徐晃是也!”
说完,又转身朝着身后的三千士兵大声喊道:
“弟兄们,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了,只有拼死一战,才能有一线生机!”
听到徐晃的喊声,身后的士兵们脸上露出决然之色,紧紧地握着手中的武器,准备与敌人展开最后的决斗。
徐晃也深知,这是一场必输的战斗,但他并没有退缩,也没有放弃。他带领着士兵们,向着骑兵冲了上去,与敌人展开了残酷的搏杀。
见状,赵云一声令下,张绣率领五千骑兵迂回两侧,对徐晃的三千步兵进行包围。
赵云自己则一马当先,手握亮银枪,一身银甲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他坐下的白色高头战马如同闪电一般疾驰而过。
徐晃也是一员猛将,他手拿宣花大斧,身披黑甲,骑着一匹黄色战马,他望着冲过来的赵云,眼中闪过一丝决绝。
双方军队快速接近,终于碰撞在一起,战场之上发出了惊天动地的喊杀声。
赵云和徐晃都是身经百战的大将,武艺不俗,他们的战斗经验也是十分丰富。
赵云的亮银枪如同一条毒蛇,不断地吞吐着舌头,寻找着徐晃的破绽。
而徐晃的宣花大斧则如同一把巨斧,不断地挥舞着,妄图劈开赵云的防御。
两人在战场上你来我往,打得难分难解。
他们的战马也在不停地喘着粗气,似乎也在为这场激烈的战斗而感到兴奋。在战斗中,赵云和徐晃都展现出了自己的绝技。
赵云的枪法如神,他的亮银枪在他的手中如同一条灵动的毒蛇,不断地变幻着姿势,让徐晃防不胜防。
而徐晃的斧法也十分精妙,他的宣花大斧在他的手中如同一把重型武器,不断地挥舞着,给赵云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两人的战斗进入了白热化,但他们的眼神却依然坚定。
怎奈徐晃半夜就动身行军,中途又和张辽大战一场,力有不逮!
双方战至三十余合,赵云突然使出了他的绝技“七探蛇盘枪”,他手中的亮银枪如同一条毒蛇一般迅速地缠住了徐晃的宣花大斧,然后用力一挑,将徐晃的斧头挑飞了出去。
徐晃大惊失色,连忙侧身躲避,但此时,赵云的枪尖已经抵在了他的咽喉之处。
不过,赵云手中的亮银枪就这样停在徐晃的咽喉之前,却并未向前刺出,就这样用枪尖指着徐晃。
赵云看着徐晃,目光坚毅,眼神中透露出一股坚定和决心。他的嘴唇微微动了动,声音低沉却又清晰地问道:
“我主公刘伟,乃神人在世,你可愿降?”
周围徐晃的士兵也发现了徐晃战败,正被赵云用枪尖抵着咽喉之处,纷纷停下手来,紧张地看着徐晃,看徐晃如何选择。
他们的心中充满了担忧和恐惧,若是徐晃愿意投降,那他们也不用战死了;若是徐晃不投降,则他们就要和徐晃一起战死在此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