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巧月经此一事,打消了做服装店的想法。可没有门面,自己这一万块钱的货如何变现,成了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
林巧月的家乡在长江边一个富庶的小城。人流量最大的就是每逢一四七的集市!(一四七:每个月的一号,四号,七号,十一号,十四号,十七号,二十一号,二十四号,二十七号。)
林巧月为了节约成本,开启了摆摊生活。每逢赶集日,清晨五点起床用背篓背上一麻袋衣服去集市摆摊叫卖。
她不再光鲜亮丽,她穿着最普通的衣服,素面朝天,拿着喇叭喊着:“来来来,走过路过,不要错过!高档童装,亏本处理,不要九十九,不要八十八,随便挑,随便选!穿新衣,过新年,爽翻,巴适得板!……”
可是看的多,买的少。来问价格,林巧月说68,人还30。林巧月说50,人走了。忙碌一天下来,尽是赔本赚吆喝!
要是忽然下雨,林巧月手忙脚乱的收摊,然后把衣服拉到别人屋檐下,还要被驱赶。
狼狈得一塌糊涂。
从前,林巧月是父亲吹牛的资本。现在的林巧月,是他丢脸的源泉。家里的三亲六戚人尽皆知。原本人人艳羡的林巧月,现在回家摆摊了。
父亲永远没有好脸色,妈妈偶尔过来帮着收收摊。
生活把林巧月按在地上摩擦,林巧月在无人的深夜痛哭后,依然坚韧乐观的与生活叫板。
一万块钱的衣服,被顾客挑挑拣拣,还剩一半。林巧月已经不计较是赚是赔,她只想尽快把这些衣服处理掉。
她已经如此努力了。
可当她疲惫的回到家,父亲摆着一副不好惹的架势说道,“我的脸都被你丢尽了!这么多年的手艺不做,跑去搞服装。
我年轻的时候做服装生意都做伤了。那个年代,我跟你一样,在集市摆摊。后来血本无归,衣服送给别人都不要。
没想到,你真是越活越回去了。你真是脑子进水了,脑子被驴踢了,脑子被门挤了!”
林巧月今天在街上,本来六十块进价的衣服,被人还四十块,还挑三拣四。本来15块进的打底裤,被还到10块钱还嫌质量差,一肚子窝囊气无处宣泄。
爸爸的话无疑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林巧月一改乖顺的模样,桌子一拍,大声说道,
“没错,我就是脑子有毛病,我就不该回来,我就是贱行了吧!本来去年您生病住院,我都没回来,还是表妹和表妹夫在医院照顾您的。
今年又晕倒了两次,我本想回来尽孝,没想到是回来渡劫的。我上辈子就是欠了您的,这辈子让我结草衔环!下辈子您做我儿子算了,让我作给您看看!”
“我是死是活跟你有什么关系?混账得很!还敢在老子面前拍桌子!你算什么东西?”爸爸也瞬间怒气值拉满!
“我不是东西?我忍着您,让着您,宠着您,都惯出毛病了!您梦想有个家,现在两套房,您想住哪套住哪套!您梦想开个干洗店,我们投了二十多万给您开起来了,您倒是赚了一分钱没有?您的干洗店房租水电耗材,家里房子装修买家私,您的各种保险,什么没给您安排好?无论您怎么伤我的心,我责怪过您半分吗?
口口声声说爱我,我想高飞的时候,您扯我脚后跟,我跌入低谷的时候,您可劲往里面丢石头……”林巧月不顾一切的发泄着自己的情绪。
“你算什么东西?没有老子投资给你开店,你有今天?要是听我的,你也不会有今天的下场!看你嫁了什么男人,狗屁不是!遇到事,还不是灰溜溜滚到老子身边,你怎么不去找你的好老公,你的好公婆!什么玩意儿!给老子滚,你这个没良心的东西。老子不好?给我滚…滚远一点,永远不要回来。”爸爸一脚踹翻椅子说道。
“林巧月,你少说两句。你不知道你爸有高血压吗?”妈妈看着爸爸青筋暴露,双手发抖的样子,提醒道。
“月啊,少说几句吧,一会把孩子们吵醒了。”外婆拉着林巧月的手,温柔又心疼的说道。
听到孩子,林巧月才不得不就此作罢。
但爸爸没有,歇斯底里的喊道,“滚吧!这里不欢迎你!”说着就把林巧月推出房间。然后在她口袋里上下搜索,没收了家里的钥匙。
林巧月看着紧闭的家门,没人敢开。
因为爸爸平时下班都是在外公外婆这边吃了饭才去那边房子睡觉。爸爸嫌这边两个孩子吵,嫌外公抽烟臭,所以他一个人住着林巧月的房子,图个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