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日后,回到铺子的刘师父一连睡了很多天,铺子里也多了一位额头两侧长角的“常客”。
师父醒来后,以前每天精神饱满的师父现在似乎每天都很疲惫,乌黑浓密的头发也夹杂了许多白丝。
师父也不再继续教那个少年打铁,而是教他走桩,打拳……
一年多时间悄然过去,小镇的孩子以及其他人似乎忘了那一天的遭遇,这么久过去都没有任何一位百姓站出来义愤填膺的指责那些草菅人命的仙师。
打铁铺子已经关门,现在的打铁铺子变成了陆轩的演武场。
师父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身体恢复了许多。
————
院子内
陆轩一记凌厉的摆拳挥向刘师父,师父一手负后,一手轻易招架陆轩的招式。
不过很快,少年回身侧踢一气呵成。
刘师父只是微微侧头,一手顺势抓住少年的脚踝,直接将他甩了出去。
陆轩的身形重重砸在地上,又迅速翻起身,重新拉开一个不成熟的拳架,再次出拳攻向刘师父。
十三岁的少年不再那么懵懂无知
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少年陆轩虽然受过无数次伤,可仍然每天坚持练拳。
因为他怕,他怕再一次被那些仙师安排命运,他怕再一次陷入那天的绝望之中,他怕再一次看到师父因为自己而一夜白头……
许久之后
再次被甩飞出去的少年蓦然停手,只见师父手里拿着一柱香,扎在一旁的地上。
面容不再严肃的师父笑道:“去,给我买两壶酒来,记住咯,我只要小镇最北面那家的桃花酿。”
陆轩一手扶额头,无奈的答道:“是,师父”
刘师父自从开始教拳后,从“闷铁王”变成了“酒王”,每天都要喝上一壶。
少年自然是知道师父插在地上的香是什么意思,一炷香之内要回来。
冲出门,少年便以最快的速度穿梭在大街小巷,路上行人来来往往,可这也丝毫不会影响少年的速度。
远远的看到一手挽着一个菜篮的李婶,是陆轩祖宅那边的邻居,爹娘离世后也曾照顾过陆轩。
少年侧过身子边跑边打招呼道:“李婶好,李婶再见!”
李婶看着陆轩喊道:“轩儿慢点!”
随后看着一闪而过的少年背影,摇头转身笑道:“这孩子,嫩急。”
穿过大街小巷,为了抄近道,如今身手不凡的少年还可以飞檐走壁,直接翻过一些不高的围墙。
其实在这一年的时间里,陆轩变了许多,不再沉默寡言,对待许多事物都有了自己的看法,性格也开朗了许多。
以往那个身形瘦小,面容蜡黄的懵懂孩子,长成了一个身手不凡的少年郎。
翻墙落地,很快便来到小镇北边的桃花铺子,各式各样的桃花酿,还有桃花糕在柜台罗列。
少年进门便喊道:“掌柜的,老样子,来俩壶”
“好嘞!”
桃花铺子那个年轻掌柜看着眼前这位几乎每天都来的少年郎,笑了笑,从身后提出俩壶桃花酿,再顺势收了柜台上少年给的银子。
抬头间,少年已然不见踪影。
年轻掌柜笑道:“咋天天嫩急呢?”
少年继续奔走在大街小巷,俩壶好酒微微置于身后,保证不会撒出那些酒水。
少年一如既往地习惯性瞥了一眼常来酒楼的方向,不过一眼过后,少年蓦然心中一惊。
因为视线之中出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一个老道人,坐在板凳上,另一只脚也踩在板凳上,与同座对面之人饮酒谈话。
因为角度关系,与这个老道人谈话之人看不真切。
陆轩看着那位曾经的说书老道士与对坐之人侃侃而谈,不敢停步,眨眼间便离开了原地。
坐在酒楼喝酒的东吴老道停住了话头,仰头喝了一口酒,眼光不经意间瞥向了酒楼外
————
陈家,陈府一座书房内
红衣小姑娘盘腿而坐,一只手抓住脚踝,身形摇摇晃晃,头也跟着画着圈圈,另一只手里拿着一本书籍,扯着大嗓门念书。
小姑娘身边端坐着一个脸色微白,一袭锦袍的“先生”,在一旁默默翻书。
这位“先生”似乎察觉到有人“登门拜访”。
放下书籍,带着笑意出门,弯腰对着来客作了一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