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零点看书 > 穿书后,韭菜大妈考上了大学 > 第50章 持续扩张

第50章 持续扩张

能不能卖点给我们县委。

沈红莲点头,都可以有。木材大约还有六七百个立方,可以给县委三四百方,但不能欠账。我就用这笔钱在县里办个服装厂。

心里暗笑,前世这县早有了服装厂,只不过效益不好而已。县委也不是没能力办,是想要我的人脉和技术资源呢。

看沈红莲满口答应,县委干部当场拍板,我们提供场地和水电设施,其他你来,回收成本后,利润对半分。

沈红莲噗嗤笑道,你们把我的底细打听得蛮清楚嘛,就不怕被人戴上搞资本主义的帽子么?

县委干部拍胸脯保证,不管什么主义,只要能为人民创造财富就是好的。我们绝不像你们县那样不讲信用,随便撕毁合约。

沈红莲笑道,你们肯定清楚,我那个服装厂去年上缴政府三十二万。照当初合约的话,我起码能拿十六万。这样吧,你们也给我两百亩地方,使用期限五十年。第一年不能算,要搞基建设施,以后我每年给你们十八万。不管我亏了还是赚了,每年都得给。因为涉及到资金周转,可能会晚点给。如果两年不上缴,你们就有权收回厂子,赶我走人。

县委干部说,也就是说,只要提供场地,除了第一年,以后我们每年都能拿到十八万,其他不管。

沈红莲点头,对。你们回去开会研究一下,同意了,我们再商谈具体细节。

县委几个干部一听,这事政府没任何风险,都觉得可行,同意回去尽快议定。

这个时代厂子都属于集体所有,没有税收,利润都会上缴,让政府重新分配。当然,亏损也会有政府补贴。

不要认为政府只提供场地就能拿到一半利润而感觉不平,就算开放几十年后,私营企业上缴的税收等各种费用也占了利润的近半。

控制私营企业做大,就是特色国度非比寻常的特色。

见沈红莲如此爽快,镇长也得寸进尺,诉苦说这里的大队已经开始平整土地盖学校,据说比镇中小学还大,不仅学生费用全免,还有校服发放,老师还有额外奖金,都争着申请来这里教书呢。三丫头有这钱,干嘛不捐到镇上学校呢,那里的好孩子更多。

沈红莲笑道,我干哥哥干妹妹在这里,捐这学校纯粹为了方便他们读书。

镇长快哭了,我们可以把你干哥哥干妹妹接到镇上去读书啊。

沈红莲摇头,镇上成天搞批判斗争,上面还老是检查,各种折腾,又取消了考试,根本没多少心思读书。在这里,我有空回来,可以自己教。这事没得商量。

县委干部忙阻止镇长,别指望了。沈三丫把她的哥哥姐姐妹妹都教得那么出色,不可能去镇上和你们纠缠不清的。

沈良树咕哝道,要怪就怪当下的环境,不然,以我家干孙女的水平和能力,怎么可能窝在这小地方。

一句话,让所有人都闭了嘴。

正月十六,季小莲和顾鸿远回了新厂。看结婚证上印着各种听领袖话读领袖书等各种表忠心的话语,沈红莲感觉好笑又好玩。

嗯。这得好好收藏着,将来就是时代文物,肯定能卖不少钱。

果然,和文友小说里描述的那样,正月没到头,各级机关纷纷重新选举干部。

随后,响应上级号召,开始实行财政收支包干,也就是“定收定支,收支包干,保证上缴,结余留用,一年一定”。

这也是沈红莲之所以提出办厂条件的底气。

有了高层这个指示,县委立即同意了沈红莲的方案,一两天就商定了具体细节,正式签订了合约。

越穷越大方,生怕把沈红莲这个财神爷吓住,县委在城边批了近三百亩半荒地给沈红莲,让他随意发挥,最好多办几个厂,上缴款还是每年十八万。

沈红莲并未因此开心多少,很清楚这种合约早晚会是一纸空文。

对等条件下的合约,想要对方遵守,除非强大到让对方不敢毁约。

个人和体制的合约就难说了。因为任何体制只是一台结构复杂又庞大的机器,没有感情没有人性没有道德,甚至不受法律约束。很难很难将责任归结到某个具体人的头上。尤其在这个自古匮乏契约精神的地方,起码在现在,个人对抗体制的胜率为零。

沈红莲也没指望对方遵守,因为她知道收支包干这政策也就实行了一两年,然后就被扣上资本主义的帽子受到纠正。

而现在的厂子,只要质量说得过去,十五年内都不用担心盈利问题,可以享受到九十年代初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