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崛起,叔叔,你不喜欢我姐么?
李父艰难地说,不——不是不喜欢——是我们还一点都不了解。
四丫说,我姐可能干了,娶了我姐,你们全家都能走上人生巅峰。
李超英快哭了,你姐到底有多能干呀?
四丫很认真地说,我姐办了三个厂,可有钱了。
李超英哭笑不得,有多少钱啊?有一千块么?
四丫鄙夷地说,一千算根毛啊,把你的格局打开,使劲猜猜。
李超英显然不信,行行,你说啥都我都信。
四丫急了,冲到床边,抓住床边一个凌空翻身跳到上铺,从布包里抽出一本书扔给李超英。看我姐写的书。
李家三人一下被惊住,李超英真的开始怀疑人生了,这——你——是作家啊。
沈红莲点头,嗯嗯。我是。
李书文看看妹妹手里的书,红着脸小声说,我的天。不好意思,刚才冒犯了。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句话批判了这么久,可骨子里对文人的尊重依旧未变,尤其在文盲遍布的农村。
四丫敏捷地跳下床,怎么样,没骗你们吧。
李超英涨红了脸,冲沈红莲拱拱手,失敬失敬,对不起。
四丫说,没关系。现在觉得我姐怎样?
李超英吞吞吐吐,不——不敢——高攀。
顿了一下又说,可以——让我哥——和你姐先——谈谈。
四丫笑问,你哥不是有对象么?
李超英勉强回,还——还没定。
四丫表示理解,哦,始乱终弃啊?
李超英赶忙摇头,不——不是的。我哥还没看上——
四丫说,那就没问题了。
沈红莲总算回过神来,我们要去吃饭了,一起去?
李家三人犹豫着,不知怎么拒绝。四丫很自然地一拉李超英,必须一起,增进友谊嘛。
就这样,迷迷糊糊的李家三人很能无奈地跟着去食堂。
这年的大学生学杂费和食宿都是免费供应,外来的可以凭钱和全国通用粮票购买,也只有校外的一半价,看来,国家为了培养人才投入很大很大。
四丫豪横地买了许多荤菜,再次让李家三人惊异不已。别担心,我三姐有的是钱,一辈子都花不完的钱。
李超英怀疑地问,写文章这么挣钱么?
四丫摇头,不。早就取消稿费了。我姐是办厂挣的钱。
李超英大惊,私人可以办厂么?
四丫解释,厂子当然属于集体的,不过,开始是我姐投资创建的。
李父惊讶地问,那得花多少钱啊?
四丫暗骂土鳖,我姐刚投资了兴办了一个木器厂,花了五六万吧。
小伙子张大嘴,五六——万——
四丫点头,是啊。这次就是顺便去江城采购木材的。对了,你们那里有木器厂和服装厂么?
李父点头,镇上有。也没几个人。
四丫提议,我姐可以去你们那里投资办厂的。
沈红莲点头,嗯。这可以有。
不是为了办厂洗钱,才不会这么急就考虑婚姻大事呢。
四丫看到沈红莲面露喜色,马上打蛇随棍上,这样吧,你们先和我姐去采购木材,然后带我姐去你们那里考察一下,看看办什么厂好。
沈红莲点头,这样最好。路上的费用都是我出。
李父对沈红莲这个作家已经敬畏有加,心里虽然感觉鲁莽,嘴上却不便立即拒绝。这样——不好吧。
李书文也说,是不是太草率了些。办亏了咋办?还有,镇上领导要是不同意呢?
四丫笑道,连小小的镇领导都说不动,我姐还做啥劳什子作家啊。办亏了也不要紧,我姐又不是亏不起。
李父迟疑着问,沈——作家——到底有多少钱啊?
四丫故意淡淡地夸张地说,不多,几十万吧。
李书文惊得一口饭吐了出来。李超英反应慢了半拍,等回过味来,筷子都拿不稳了。几十万——你知道——那是多少么?
四丫依旧淡定地回,知道啊,几十斤吧。
李家三人已经彻底被颠覆认知了。
这个时候,最大面额的纸币是十块,一万块大约两斤,四丫说几十斤并不夸张。
正边吃边聊,突然听到食堂喇叭里叫李超英沈红茹的名字,让她们赶紧回宿舍。李书诚一惊,不好,有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