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零点看书 > 穿书后,韭菜大妈考上了大学 > 第42章 携家带口

第42章 携家带口

第42章携家带口

沈红莲其实最想去的是草原,去看看羊群,狼群,牛马,蒙古包。

可惜那个十几个女知青被害的著名惨案,沈红莲只知道大约的过程,不知道具体时间和地址,想要做点什么,却无从下手。

文友小说里说,东北的局势比任何地方都要激烈残酷。沈红莲去冰城主要还是见一个前世的网友,在京都的见光死并未消除沈红莲对此事的执念。

其实,沈红莲最想见的是那个张烈士,可她现在是省宣干事,以沈红莲的年龄和地位去说服她无疑痴人说梦,八层还会惹祸上身。和高层唱对台戏,不仅自己小命不保,还会连累一大片人不得好死。

权衡再三,沈红莲只得叹息着放弃。

正如大先生所言,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是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和牺牲的,很多时候,除了无奈还是无奈。

这次的路程更长,要坐两天两夜的绿皮火车。

一路上,沈红莲都兴致黯然,想着不能为人知的心思。

老乡的妻子虽说衣服破旧,面黄肌瘦,可骨子里的傲娇与沉稳却难以掩盖,沈红莲不用问也看得出其父母是高知。

妻子叫董静安,一路都很娴静,即便面对十岁的儿子缪成文和八岁的女儿繆艺书,都少言寡语。

沈红莲他们除了照顾他们吃饭睡觉,都自觉不多交流。火车上人多,言多必失。

四丫可不安分,很快和两个孩子打成一片,主要是和活泼的艺书玩闹。

十岁的成文却有和年龄不符的老成,大部分时间都待在母亲身边,懒得参与。家教不是一般的好,让沈红莲肃然起敬。

季小莲则跟着四丫则到处造事,很快成了这趟列车上的明星。

气温越走越低,几乎将携带的冬衣全部加到身上。

可能是气候不适应,沈红莲的月事提前了三四天,身体眼看着弱下去,连续半天喷嚏后开始发烧。还好列车上配有随车医生,打了针吃了药才好了点。

冰城不愧是这个时期的重工业基地,大部分先进机械和工厂都是原先占领此地的先进国家制造或建立的,即便早就被苏修撤退时洗劫一空,留下的残渣,起码也比沈红莲所在的区域领先了十几年。因此,招待所条件不比京都差。

基于介绍信里的内容,沈红莲首先打听的是市里的木材供应部门,不出意料地被告知他们走远了,采购木材应该去南邻的江城。

沈红莲故作无知地懊悔,推说考察几家工厂就走。

之所以和招待所接待员聊这些,不过是要增进了解,打消他们不必有的疑惑,避免无事生非。

陌生地方,就算有杨峰的军官身份,一般人不敢招惹,也不能掉以轻心。

考察工厂也是扯蛋,这里的工业根本不适合人口密集资源匮乏的小镇,只不过是为在这里多待两天找个理由。

其实是沈红莲多虑了,这个时代借出差之名到处游玩的多了去了,接待员早已见怪不怪。

按照记忆中的地址,沈红莲第二天就到处打听记忆中那个文友的住址。

四五十年后住址打听起来很不容易,最后也只精确到一个南岗区,转了一天也没打听到那个人,自己却累得精疲力竭。

四丫看她饭都吃不下去,有气无力地躺在床上,忍不住追问她要找的是什么人,沈红莲说是一个朋友,很好的朋友。

姐什么时候交的这个朋友?

沈红莲眼一瞪,四丫赶紧改口,好,我不问,我不说。

捂出了一身汗,感冒好了许多,却浑身无力站不起来。在四丫强逼下,沈红莲告知了这个男性朋友的年龄,说比自己大十二岁左右,让杨峰和顾鸿远去区派出所查询,在二十六到二十八这三个年龄段里找。

中午的时候,两人回来告知,说派出所户籍室没查到这个人,同名的倒有三个,但年龄都不符。

沈红莲坚持说,那你们下午去其他区的派出所查询吧。

四丫说,朋友而已,为啥一定要找到这个人呢?

沈红莲说,因为他对我很重要。

杨峰笑问,是三妹的笔友吧?

沈红莲点头,对。

四丫眼一横,笔友会不知道具体地址!

沈红莲泰然自若,我忘了,不行么。

四丫小鼻子一抽,那就别找了,顾哥会不高兴的。

顾鸿远迷糊,挨我啥事,咋扯上我了?

四丫骂,笨蛋,哪有什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