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把力支费付给了镇上。然后建围墙,建厂房,各种附属设施房。
沈红宝和沈红旗专门去市里木器厂学了一个星期,主要是学机器安装维修,还以校方名义聘请老师傅来镇长现场指导。
沈红莲前世基因里肯定有叛逆因子,属于出了山门打师父的那种。自己是手艺人,最看不起的就是手艺人。
这次请的两个老师傅,技术和经验确实丰富,只是匠人都有个通病,就是爱吹牛。
匠人不说谎,婆娘没孩子养。
这个养是生的意思。
以沈红莲对匠人的了解,说不上深恶痛绝,讨厌是肯定的。
凡是有点三脚猫技术的匠人,都拽得二五八万的,能自己吹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一副除了自己别人都不行的架势。大都是不好好教徒弟,总要留一手。
以沈红莲的认知,和先进国家的机械化比,目前几乎还停留在原始阶段,就这样还能傲视全球,十足老子天下第一的派头。
真是越无知越自信啊。
自认为有本事的匠人脾气都大,还总得有点和别人不一样的嗜好,都比较难伺候。
这次请的两个老匠人也不例外,比如,喝茶要喝茶叶茶,还得那种滚动的开水现泡茶。
沈红莲善意地给他们普及了一下常识,说八十度才是最佳泡茶温度,却遭两个师父横眉冷对。小丫头懂什么,我走的桥比你走的路多。开水能把茶叶里的细菌杀死。细菌,懂么。
另一个师傅更加不屑,别对牛弹琴,乡下人怎么可能知道什么是细菌。
住招待所,每天必须有荤菜,这能够满足。可中午还要喝酒,沈红莲就不快活了。刚开口提醒,就被一顿数落。
沈红莲只好不再做声,默默看着他们趾高气昂了三天。在如何安装柴油机和锯床时,两个老师傅吩咐打木桩以稳定机器,沈红莲问,为啥不用钢筋混凝土做设备基础呢?
老师傅冷笑,小丫头居然懂钢筋混凝土,可你们这里有么?
沈红莲没好气地说,到处都有小鬼子的混凝土碉堡,谁不知道混凝土呀。你都没问问有没有,就决定下木桩,有这么干活的么?
想想小鬼子投降了二十多年,镇上,甚至县城都没普及混凝土,沈红莲心情又不好了。
以当初的设想,不仅设备基础要用钢筋混凝土,厂房地面也必须浇筑。她早就让李书城疏通了修机场的军工关系,要用随时可以运来,人力搅拌浇筑。
当即安排老师傅负责准备好固定机器的螺丝,以便预埋在混凝土里。一边请人开挖要浇筑的部分,再教木工怎么制作模板。
看到沈红莲井井有条地吩咐着关键要领,两个老师傅依旧不服,即便他们根本不懂怎么浇筑混凝土。尤其听说沈红莲的知识全来自书本,当即被两个师父嗤之以鼻。
你没见过 只看书本,那叫纸上谈兵。
我们做了四五年了,这是最好的法子,听你的还是你我们的?
沈红莲提出用轨道滚轮推送木材时,更让两个师傅不爽,直接罢工。
这让沈红莲忍无可忍,干脆结了工资送他们走人。然后按照前世十年多的经验,到市里找到金属加工厂定制各种零部件。
要做就做当下最好的。
为此还特地动用了杨峰和李书诚的关系,亲自到省城去了一趟才勉强采购齐全,忙了两个多月,总共装了两台大小带锯,两台圆盘锯,一台刨床,一台压刨床,都是柴油机动力的。
按照前世的经验,加固了各机械的安全性能,确立工作时的规章制度,自己亲自和机械生产厂家一起试机。
先招了四个木匠师父和十几个学徒工。
在木器厂学徒有徒工工资,每月十五,比老师傅在客户门上做的工资高很多,连城镇户口都争着报名。
沈红莲依旧施行不定期考核制度,到期学不会的,结工资走人。
这里只产杂树,杉木松木等大型木材得凭计划票才能购买,先将镇中小学的计划用完,然后到处收购本地木材,制作家具,农具,学校木器用具,生意很快火爆起来。
也在这个时候,稍有一点点所谓问题的干部都被下放去了劳改农场,镇上几个首脑也未能幸免。
新上任的几个首脑来自西镇和北镇,无一例外都是一心听组织话跟组织走表现积极的。
县委下达文件,所有公办小学下放大队办,中学下放公社办,镇上中小学由工厂办,没工厂愿意独办,就由镇、街道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