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零点看书 > 穿书后,韭菜大妈考上了大学 > 第13章 赚钱好难

第13章 赚钱好难

第13章赚钱好难

等到医院上班,拿着证明去找少妇签好字拿好药,沈红莲都没想出切实可行的办法。

沈世海听说去宣传部,很是糊涂,县城没一个熟人,也无半点官方关系,没必要到处乱窜耽误回家。

沈红莲正式吩咐,到那遇到人你尽量少说话。还有,别说你是我爸,就说是我姑父。

长能耐了,老子都不认了么。

沈红莲眼一白,不依我,以后就不给你酒喝。

行。小姑奶奶,不,小外甥女,还有啥吩咐,尽管提。

孺子可教也。

什么子?

我夸爸聪明呢。

到了宣传部大门前,里面是个很大的院子,几进青砖黛瓦房,古色古香的模样,分明是以前的大户人家改造的。

门口有一个背着步枪的兵在站岗,大门西边修了新屋,比较矮小,做传达室用的。

传达室连着的西边围墙上,装了个不到一丈长三尺高的橱窗,面向街道。橱窗玻璃门里,贴着两份报纸的正反面,一份本省日报,一份最高级别的官方日报。

沈红莲站到橱窗前仔细看,一边掏出纸笔,不时把纸按在玻璃上写几笔。

沈世海自觉避到一边,眼神乱转。看三丫这样子分明在等人,等谁呢?

半个多小时过去,一个人也没来,只有站岗的小伙子偶尔瞄沈红莲一眼。

沈世海不耐烦了,催促沈红莲回家。不做干部,哪来的票卷,算了,想吃我再去黄庄看看。

沈红莲摇头,粮食六畜已经由国家统一收购经销,黄庄恐怕也买不到了。

可以问你大伯买几只小公鸡给你打牙祭。

我说一定要吃肉肉了么?我是饭桶么?

那你来这干嘛?

来看看能不能赚到钱啊。

这可是文化人待的地儿,怎么赚钱?

就来赚文化人的钱啊。

沈世海觉得自己又快疯了。

文化人不赚文盲的钱就算了,这丫头还想赚文化人的钱,这梦做得多大了啊。

沈红莲看完了报纸,除了政治形势,各种喜报,各种伟大胜利,极少有别的。看来,这个时代纯文学性的玩意真少。

小说里说,本县城曾有一份杂志,可去年因稿件和资金等因素停刊了。

十几年前,还没解放,这个县是全国最富的,被称为第一县,县里有日报社,有外国语学校,现在,啥都没了。

新国家新社会,果然今非昔比。

作为一个擅长千字文的写手,不涉及政治,以点见面,管中窥豹,烂造励志鸡汤,胡扯人生道理,沈红莲很拿手。曾有一晚写五篇的记录,其中三篇还发了纸媒,拿了稿费。

这类题材沈红莲前世写了好几百篇,被那文友贬损到无以复加,认为鸡汤文是传销洗脑,害人害己,专门忽悠蠢货的。

现在,背上的小布包里就有几十篇,尽力用繁体字写在作文本上,足有七八本。

县里没纸媒,现在只能往省里报刊投稿。怎么投,邮寄?

得把报刊地址抄下来。

这很容易,主要是,以谁的名义投呢?

用自己的名义肯定不行。

当年也有个九岁女孩出书,可那是五十年后。

眼下遍地都是文盲,看一个八岁小女孩畅谈人生大道,不要这么搞笑好吧。

无疑,这个问题目前无法解决。

沈红莲让父亲一边待着去,不要打扰她钓鱼。

终于,有个穿中山装的中年人夹着牛皮纸袋一路走过来,上衣上口袋别着一支钢笔,沈红莲装没看见,按着纸抄报社地址。

中年人看看沈红莲,迟疑了一下,还是走到橱窗前面,看这个小女孩在写什么。

小丫头,你抄报社地址干嘛?要投稿么?

一个农村小女孩抄报刊地址,是挺好笑的。

沈红莲不是没有好看的衣服,因为想免费看病,就没穿出来。

事实上,也就在自己家里穿着孤芳自赏过,这个时代,乃至将来二十年,还是低调为好,低调才能保命。

看看总算有鱼上钩了,赶紧起钩。我有个姐姐想投稿,让我抄的。叔叔,县里有报刊么?可以投县里么?

县里的刊物去年停办了。

为啥不办了呀?

上两年,没收到过一篇农村稿件,就那几个人写,也没啥意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