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零点看书 > 重生之根据已知条件,求解 > 第6章

第6章

……

玩了几局之后,坐在前面的数学老师荀顾也被吸引了过来,他旁观了几局之后,也加入了牌局,陆陆续续,车后面围了十五六个人在算二十四。

不知不觉间,到了目的地,大家先后参观了彭祖园、徐州博物馆和淮海战役纪念馆,时间就到了中午11:30,直接去了之前联系好的饭店吃饭。

十人一桌,每一桌都是一碟点心,一份水果拼盘,三碟凉菜,三碟小炒菜,两份特色菜,一份三鲜汤,一大份炒饭(主食),两大瓶饮料。吵吵闹闹地吃完,大家休息片刻,直接出发去爬云龙山。云龙山连绵起伏,状如游龙,登高望远,俯瞰整个徐州城和云龙湖,非常惬意。游玩一番,大家直接下山前往云龙湖。

北宋文学家苏轼知徐州时,情钟此湖,曾发奇想:“若能引上游丁塘湖之水,则北湖俨若杭州。”而今,他们站外湖边,也不免有此感慨,湖光山色,山清水秀,风景如画……已然词穷,此景甚美,却让人“书到用时方恨少”。

女生们蹲坐在湖边的人造沙滩上玩沙戏水,男生们在周围走走停停找乐子,甚至有几人合资坐船。

罗绮脱了鞋踩在细细的沙上,微凉的湖水一波一波地冲了上来。这里,她曾经来过。重生之前,那年初二,学校组织年级前一百名和优秀班长优秀团gān优秀团员来比旅游,这一次的行程安排和那天一模一样,物是人非,这是她的七年级三班,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了,不得不感叹造化弄人。

“唉,想什么呢,那边的几个女生喊你去堆城堡,走了走了。”叶深兰将她拉去玩沙,四个女生蹲坐在那里,安安静静仔仔细细地堆沙,她们堆了一个又一个小人儿,堆了整整齐齐的课桌,栩栩如生,罗绮立刻反应过来,这是她们的七年级三班,她慢慢蹲下,加入她们的队伍,热泪盈眶,伤感又悲哀。

不多时,又有一些人加入了她们,她们堆了越来越多的小人儿,不只是五十个同学,还有代课老师,然后用一个大大的心将所有的课桌、同学、代课老师围住……

不知何时,一个女生放声大哭,泪如决堤,紧接着,越来越多的女生开始哭泣,或低声抽噎,或无声流泪。

在十一二岁的年纪,他们本该元气满满无忧无虑,最多是为成绩不理想而小忧愁,可是现在的他们,承受了太多的悲伤。拆班之痛可谓是“亡国之痛”,他们不再是七年级三班这个王国的子民,他们要去向未知的班级,去做亡国奴,去做别人的俘虏……虽然之前会吐槽这个集体的诸多不好,也会埋怨某个同学某个老师,但是,这一刻,在这种氛围中,他们最遗憾的还是如果之前一直好好学习认真考试,就不会……

后来,五十二个人站外沙堆旁,请路人帮忙拍了张集体照,然后,所有人流着泪,一捧一捧地将她们的作品捧到湖边,慢慢撒下,就像此时的网络流行语――握不住的沙,不如扬了它。

回程的大巴车上,没有了来时的喧闹,所有人都在沉默,快到凤起初中的时候,不知道是谁起了个头,他们唱起了今年刚学的歌,“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jiāo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jiāo半零落。一壶浊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缘来缘去,缘聚缘散,青chūn带走了什么,又留下了什么,剩一段回忆在脑海里。这一次,是成长,是蜕变,也许有一天,我们会觉得当初的一些举动很可笑,但是不会惋惜,不会悔不当初。

第9章 暑假

重生之前的每一个暑假,罗绮都是待在家里,洗衣服,拖地,买菜,做饭……除了做家务,她还要gān农活。因为家里还有十亩田,种了huáng豆、玉米、芝麻、棉花、花生;而父母工作比较忙,这些除草拔苗的活力几乎都是爷爷奶奶和罗绮去忙活。

还好弟弟比较懂事,会帮着洗碗刷锅扫地,分担一些。

很多时候,她也不理解父母为什么要花费那么大的代价让她去最好的凤起初中,最好的市一中,毕竟他们的家境一般,很难负担一个女孩子去这么好的学校读书。

直到后来,母亲说――一定要离开这个鬼地方。不仅仅是这个贫困落后的小乡村,还要离开这个阶级。

这个暑假,流星雨成为热剧,很多邻居觉得罗绮也会成为像偶像剧里的女主那样――去贵族学校读书的灰姑娘,家境贫寒,容貌秀丽,甚至有点傻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