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祖惩罚一年后的某一天,吴炎突然消失了。因为平日他时常夜不归宿,所以刚开始时崔宅中人也并未在意。三天之后,吴炎依然没有返回崔宅。就在众人感到不明就里、惊慌失措时,崔宅的洗衣女说出了一件奇怪的事。
“方壶园的门从园内关上了。”
这事意味着园内必定有人。
自打发生那件案子之后,方壶园中应该是一直无人居住才对。
而吴炎又恰巧在这时不见了人影,于是便有人把这两件事联系到了一起。
崔宅中人再次找来两根原木,动员了十多名精壮男丁。上次的事情发生后崔宅重新换上了一扇新门,门上的金属扣锁也更换一新,所以这一次门扉被撞破了。冲破园门闯入园中的众人,发现屋里的吴炎早已上吊身亡。
7...
一年之间,方壶园中无人居住,一片荒凉。石板的缝隙乱蓬蓬地生长着杂草,即使春日再次重回大地,园内的景色依旧那样颓废荒凉,隐隐笼罩着一股han气。屋外窗纸上的窟窿依旧还在,而桌椅床铺散乱堆放的地板上,也积起了一层厚厚的灰尘。
高处的横梁上,垂着一根看似纤细,但实际上却很结实的绳索,而吴炎的身体,就悬挂在那根绳索的下方。
这一次并非佛祖降下的惩罚。地上放着一封遗书,唯有这一处地上没有积起灰尘。遗书上压着一块拳头大小的石块,里边只是简短地写着一句“吾此生己无望,故求一死”。
正文 方壶园(23)
吴炎当时带着一大圈绳索进入了园中。上吊时只用到其中极少的一部分,而剩下的那些绳索,则成为他上吊时的垫脚之物。
遗书的旁边,滚落着一根细细的竹竿,尖上装着一个钩形的金属器具。因为横梁太高,想要将绳索绕过横梁的话,屋里没有任何一件可以用来垫脚的家具。当时吴炎或许是为了让绳索绕过横梁,才把那根带钩的竹竿拿到梁下去的。
因为园中接连发生了高佐庭的佛祖惩罚和吴炎的自杀事件,盐商崔朝宏最终决定彻底拆掉方壶园。
没过多久,园内的房屋就被拆了个一干二净。但是这样还远远不够。方壶园之所以被人称作“方壶园”,其原因就在于将它与外界隔离开来的那一圈高耸的围墙。唯有置身园内依然能够看到外界的事物,方壶园才算是彻底从人世间消失。
花费了几天的时间,众人沿着围墙用木材搭起了台子。工匠们爬上台子,开始用铁锤破坏围墙。
编制竹笼之余,李标时常会跑来看人施工。眼看着那堵傲然高耸的围墙在铁锤的无情击打下逐渐破裂崩塌,他的心中总会感觉无比痛快。
一天,当李标坐在方壶园的石阶上,亲眼见证着铁锤的破坏力时,主人崔朝宏走了过来。
宅邸的主人看到李标,大咧咧地走到他的身旁,冲他说道:
“你是那个从福昌来的竹笼匠吧?”
“是的,小人正是。”李标赶忙站起身来,毕恭毕敬地答道。
“听说最近你和吴炎二人关系甚好,此事当真?”
“倒也算不得甚好……嗯,不过小人也时常与他并肩而行。”
“是吗?”此时恰好一块砖石飞落到地上,发出一声巨响。盐商沉吟片刻,接着说道。
“话说回来,吴炎真是死得好惨。真没想到,他那样的一个大好青年,竟然会走上自杀的绝路……他为何会如此自寻短见呢?方才你说生前他时常与你并肩而行,你心中是否又有什么头绪呢?”
李标摇了摇头。
“小人也是一无所知。”
正文 方壶园(24)
“吴炎生前曾经有过一段独自蜗居、勤勉学习的时光。当时他整日闷闷不乐,一脸的阴沉晦气。而最近他又变得时常外出,感觉似乎终于找回了昔日的那种爽朗。我原本以为,如此下去他必定能够……唉!”
“说来也是,感觉近来他确实开朗了许多……旁人根本就想不到他竟会自杀。”
“我听说自杀的前一天,他还曾经和你一起离开过宅邸?”
“是的。”
“当时他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吗?你好好回忆一下吧。有时人往往要等到事情过去之后,才会忽然察觉到些不对劲的地方。”
李标沉思了一阵。
“当时他也没什么不对劲的。”
“你们当时边走边谈论了些什么呢?”
“这个嘛,也就只是像寻常一样han暄一番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