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扩大--
“那里面有珍品吗?”
庄念伟从背后发出声音。
“有,这个!”
“嗯!……”
庄念伟瞄了一眼,就走了。
李同源的眼睛望着天花板,直到庄念伟的脚步声消失,再将视线转回香炉的时候,感到素英的面容悄悄地来到自己和香炉之间,不一会儿,即和香炉融为一体。间隔消失了,素英的幻影,宽容地包裹着和香炉成为一体的他。他已陷入陶醉的境界。
庄念伟的声音再度打破他的陶醉。
“要看到什么时候?看来好像很中意。”
“是极品呢!”
“是吗?……”
庄念伟伸出一只手,漫不经心地举起香炉。
李同源闭上眼睛。
“原来如此……是乾隆三十四年的。新玉还是乾隆年间的最好。”
庄念伟拿着香炉,从各个角度检视着。
感到香炉被放到自己的跟前时,李同源睁开了眼睛。
“快点登记吧!”
庄念伟说道。
“让我来写纸签。”
“好。”
把登记员写的纸签贴在物品上,是工人的工作。但是,因为特殊字太多,李同源有时候顺手就写了。因此,庄念伟一点儿也没有起疑,这就遂了他的意。
正文 青玉狮子香炉(17)
--青玉双龙耳狮子香炉
李同源用向登记员借来的笔,一面呵着气一面在纸上如此写道。手在发抖,不仅仅是因为han冷的关系。
“把纸签贴在把手的龙头上吧!”
庄念伟说道。
“不,这得贴在底部。”
李同源用力地摇头答道。
“嗯!……也好。”
由于李同源很难得如此认真地主张,庄念伟以为是有什么专门的理由,就照着他的意思做了。有关玉器,他多半都会让李同源处理。
李同源将纸签贴在香炉底部,然后,反复地抚摸着香炉。
如同师父王福生所言,他制造的并非仿制品,而是重新创作的秀拔的玉器。虽然不是出于负疚的心理,但是,只有那刻着乾隆三十四年的铭文,成为他内心的污点。已经雕上的文字并不容易消失,但至少可以借由贴上的纸签隐藏起来。
清室善后委员会的清点工作进行着。从事这项工作的人们仿佛逐渐着了魔似的。在他们之前,负责处理紫禁城收藏品的只限于丧失男性机能的宦官们,这些人大多是精神不健全的人。对于身心健全的人们而言,在初次接触到令人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