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背叛
杨守亮从中作梗,想要让唐僖宗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东川,并且借此保留唐廷的实力,让王建做一个炮灰,将他成为一只替罪羔羊。
可王建作为新世纪mba的天才,知道此番进退就是生死一线,与其任人宰割,不如背水一战。
周玉兰和徐淑伶还有周翔作为智囊团的成员,在王建回到成都府之后,便开始了协商。
在周玉兰说完之后,王建微微抬头,一字一句说道:“即使没有杨守亮,这番情况还是会出现。”
“东川的形势一直都是朝廷作为对外和对内的屏障,先前我扩张太快,即使拿下了十六州,但是朝堂之上已经有不少的闲言碎语了,他们的最终目的,并非是吞并整个东川,是要让这东川的局势乱上加乱。”
“皇上不过十八岁,祸乱朝纲的奸臣手段众多,而那些忠臣又因为黄巢之乱不敢多说,这种局面只能是来我东川避难。其实说是避难,也可以说是养精蓄锐,离那些奸臣远一些。”
徐淑伶忍不住说道:“可是这么一来的话,朝廷即使有人庇佑,但是长安之势岌岌可危,放下国都,转而来蜀地避难,即使之后想要起势,恐怕也不会这么简单的。”
王建点了点头,回道:“是这么想没有错,但皇上为了保命,只能是来这里。若是去了西川结局就大不一样了。”
周翔接过话说道:“西川原先也是一个选择,但是陈敬宣这种老狐狸恐怕早就提议过了,先前几番示弱,也是在布局,将皇上的路只逼到一条,除了我们东川之外,应当是没有别的地方可以去了。”
王建叹了口气:“若是这样的话,我们的形势还不至于那么窘迫,甚至我还有机会能想到更好的办法来对付他们。但是当下最为艰难的是,不是这个原因,而是有更大的原因,唐廷和吐蕃国都是能直接从中部击破,剩下的西川陈敬宣,也不会放弃这么好的机会,一定会大兵压境,到时候再以一种比较好的说法,让给皇上安享几年,也是正常不过的事情。”
徐淑伶等待了片刻之后,忽然也说道:“韩佐时也想过挣扎,但因为各种关系,还是没有办法只能归顺朝廷,只是没有新的诏令,所以不知道他们当下是如何做的。”
这一点王建已经知道了,除了韩佐时之外,剩下的朝廷重臣都是被宦官把持,朝政之上能言善辩之人都是奸臣,要想成就一番大事何其简单。
若是只有这样的话,韩佐时等人倒还有退一步的余地,可若是身边能够依仗的人都没有,只能是任人鱼肉。
想到当初和韩佐时说的那些话,王建发现即使自己有心地方陈仲则的起势,但是要完成这一目标也很难。
周翔叹息一声,说道:“如此下来的话,三面夹击,我们……很难承受的住啊。”
王建点了点头:“所以如今之际,只能是向前,走出属于自己的一条路。”
而这一条路,他还没有办法明说,可周翔的心里却知道,建立蜀国!
拥兵自立没有这么简单,但王建到了如今的局面,除了破釜沉舟之外,也没有好的办法。
一席散去,众人脸色各异,但只有王建心里清楚,若是能找到一个更好的办法的话,他甚至都不会选择主动对抗唐廷。
……
初冬比往年来的更快一些,北边下起了鹅毛大雪,接连不断的消息一点点的输送到了成都府。
王建换上了毛茸茸的厚衣服,他叫不出名字,但应该是和貂皮大衣一般,保暖的很。
在多事之秋结束之后,越来越多的朝廷重臣默认拥护唐僖宗,这天下大势越发的扑朔迷离了。
王建喝着热茶,看着案前的情报,以及不断在试图添碳的周玉兰。
“夫人,你先坐下,屋子里已经足够暖和了。”
周玉兰笑了笑,她柔声回道:“二妹还没有回来呢,她怕冷,若是不一直加着,又该着凉了。”
王建挠了挠头,徐淑伶今天要去一趟茂州,找王宗范商讨一下之后的御敌政策。
别看朝廷现在自顾不暇,但收买的人心越多,便越能出现一些转机。
黄巢之乱已经持续了这么长的时间,但从时间上来看却是看不出什么,这天下大势若是都这么简单的看清楚,那周翔等人也不用如此大费周章了。
片刻之后,周玉兰还是坐了下来,围在王建身边,给她亲手添了热茶。
“将军,谍报网传来的消息说,陈敬宣那边一直在伺机而动,二妹此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