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乐土
韩佐时黄昏时分入城,唐廷神策军随行浩浩荡荡,光是场面,都让王建的压力陡然大增。
先让周玉兰回府休息之后,王建单独前往。
韩佐时见到王建进来,不由分说,先是指责了一番。
“王将军,此时不助朝廷平叛,反倒是连番惹事,你这大将军的威名,难道只限军中,不战边野吗?”
王建早就料到,这个罪名无论怎么说都会扣在自己的头上,但他印象中的韩佐时无比模糊,虽然听名字熟悉,可也不敢妄加揣测,只能顺着他的话解释了一番。
“此话虽不假,可我王某之所以要如此这番举措,全然是因为陈敬宣逼人太甚,若是一点反击都没有,在东川军的眼中,我王某何以立军中威信?”
韩佐时冷笑一声,作为陈仲则的左右手,王建的为人他再清楚不过,此刻见他还在言语反驳,更是鄙夷。
“这是王将军找来的借口,还是刚刚想好的理由?”
王建胸中好似被点燃了怒火,但还是理性的克制道:“这番话您可以随意验证真实性,在陈敬宣管辖的领土中,不包括这四州,先前从我手中抢走的成都府便能验证一点,百姓在他的管辖之下,民不聊生,大量流民失所,乞丐满街。”
“当然,这些大义先前王某从未想过,可他陈敬宣欺人太甚,这种草芥人命的治理方法,加上水深火热的乱世格局,我想只会造成百姓怨声载道。”
“说到底,我只想让百姓过的舒坦一些,这种民间疾苦,苦的都是百姓。”
这一番话可是掷地有声,韩佐时冷眼相看之后,发现他的眼神真诚,言语诚挚,倒不像是在说假话,顿时有了动摇之心。
可他毕竟不是相信一面之词的人,转而继续面无表情的问道:“既然说到了大义,那怎么证明百姓在你的治理下,能够过的更好呢?”
王建没有多做解释,而是转而说道:“既然您不信,请跟我来,我亲眼带你瞧瞧。”
入城之后,韩佐时一直入座在马车之中,因为他最见不得百姓受苦,越是战乱之后的景象,他便越是要逃避。
对于王建的建议,他只是稍作犹豫,但是很快便跟上了他的步伐。
“若是不拿下茂州,城中百姓别说是为了生计奔波,是我复仇也罢,或是为了阻止战乱也罢,这才是最彻底和直观的办法。”
王建走在前面,见韩佐时跟上来之后,继续解释了一番。
韩佐时始终没有说话,城中的硝烟散去之后,沿街少了士兵,倒是多出了一些百姓。
这一点韩佐时很是奇怪,虽然听说了攻城并不繁琐,甚至将战场都搬到了城外,城中百姓并没有受到多大的伤亡,可这一幕还是让他微微有些震惊。
韩佐时是个聪明人,此时拉住一个过路抱着孩子的妇人。孩子似乎睡的很熟,小嘴微张,脸上还挂着淡淡的泪痕。
“这位妇人,刚刚还在打仗,现在刚停歇,你们这是要去哪儿?”
“回禀将军,听说城中开仓赈济,奴家丈夫刚刚加入东川军,通知我去领一些余粮。”
说完之后,才匆匆抬头,正要离开之时,忽然发现了王建站在一侧,立马在他身前跪下。
“感谢大将军,若不是大将军威名盖世,这茂州收之麾下,恐怕我们就熬不过去了!”
王建连忙将她扶起,语气也稍微柔软了几分。
“你先起身。我记得你,丈夫叫高天亮,孩子刚满一周,你的丈夫在这次攻城中有军功在身,所以余粮军饷加起来至少能撑到明年入春,等熬过了今年的冬天,田地里的庄稼就好生长了!”
妇人满脸泪痕:“将军记得我家丈夫?”
“怎会不记得,上午我们还一起派粥呢。你放心吧,那些苦日子都过去了,今后一定会慢慢好起来的。”
韩佐时有些奇怪,东川军少说也有几万人,这大街上随便抓一个都能认识?
一定是自己手气不佳,这下没测验出来,正打算再次盘问下一个路人的时候,四周忽然围拢了越来越多的百姓。
并且让他意外的是,这些人接连跪拜,接连不断的磕头声也让他震撼不已。
“这……”
“感谢大将军,若不是大将军,我们这些百姓也分不到田地,感谢将军!”
“感谢将军,我们家男人也去参军了,以后永远跟随大将军!”
“我家的也去了,誓死跟随大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