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山田纯三郎到访的第三天,会所即被袁家文派人暗中盯上,他们提出的问题也迅速地被报纸披露,这一下,不单是舆论哗然了,国内更是一片不稳,保定军校的学生更是强烈要求上书,想要质问总统,怎能行此事?如此行为何为民权,为何民生,何为民主?
袁家文不得不出面安抚学生,称政府并没有同意这样的要求,并且严词拒绝,现在国民财政非常困难,身为中华儿女,爱国军校学生,应该考虑的是如何救国,鼓励社会党员发起募捐救国倡议,
“政府财政窘迫不得不受制于人,如今我中华有四万万同胞,每人捐赠一元,即有四亿元,完全能够渡过难关。为了不再受制于人,为了我们的国家主权的独立,请诸君解囊,只为国家的民主和富强。”
宋庆龄松了一口气,妹妹怡龄的信已经送回,同时送回的有十万元的钱款,声称,近日社会党员将为国组织募捐,请国民政府发行国家财政债券,等国家钱财有盈余时再从国民手中赎回。同时声称,满蒙一事休要再提,中国之领土一分一毫都不得被割让,如果政府有人提出出卖国家主权一事,社会党当倾全党之力与之抗争。对于孙中山近日的处境,宋怡龄也有所了解,言称社会党当全力支持孙中山先生,还请不必在意。
虽然宋庆龄对于妹妹所说社会党行为有点不是太相信,毕竟怡龄人在国外,难道真的能凭一封信改变社会党目前的行事吗?可是接下来发生的事让庆龄真正了解了妹妹在社会党中的地位,部分的舆论明确开始发生变化,舆论再不是全力指责孙先生,而是分析当前的社会现实,如何解决当前的实际困难,转移了众人的视线,然后社会党员掀起为国募捐的活动,短短时间筹集近百万元,暂时为政府财政解决部分压力。
毕业演习
共同的工作,频繁的接触,宋庆龄进一步受到了孙中山高尚品德和革命精神的感召和熏陶,提高了对中国的许多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的认识,大大增长了自己的见识;成为大总统的孙中山几次为财政税收焦头烂额,同盟会成员的不理解,共和党人的背后阴人,让他的情绪一度焦虑,而宋庆龄的支持和鼓舞给了孙中山很大的鼓舞,而且这次的财政危机能够尽快得到解决,也是宋庆龄在中做了大量的工作,这些都到了孙中山的赏识。
或许是患难见真情吧,宋庆龄产生了与孙中山共同生活的愿望。
孙中山听到宋庆龄的表示之后,虽然欣喜,并且感激宋庆龄在事业上对他的帮助,但是孙中山不得不让宋庆龄慎重考虑,因为他们不但在年龄上存在差距,而且孙中山早已是有妻有子的人了。
“经过长期慎重的考虑,我深知除了你,和你一起工作,在没有任何比这更使我愉快的事。……”宋庆龄经过慎重考虑,还是选择和孙中山在一起,并给自己的弟弟妹妹发了电报,希望得到他们的支持。
看着国内发来的电报说明孙中山和宋庆龄之间的婚事,宋怡龄摇头笑笑,他们两人终于是走到这一步了,原来还以为没有了革命的失败,或许他们两人没有办法结合呢,现在看来缘分冥冥中自有天注定啊!
不过再一想,还是很佩服孙中山和自己姐姐勇气的,他们现在可不是历史上那样逃亡日本呢,他们现在可是立于众人面前,是如此地光彩夺目,他们现在承担的压力当远远超过历史上吧。
现在孙中山和自己的原配夫人离婚,和年轻貌美的宋庆龄结婚,就不担心别人指责他抛弃糟糠之妻吗?二姐想要嫁给一个大自己这么多的人,难道就不担心别人指责他爱慕虚荣,贪图富贵吗?
原本是历史上的神仙眷侣,但是换个环境却未必是啊!
想了想,还是给国内发电报,希望大家能够引导舆论导向,至于那些乱说话的报纸,该收拾还是要收拾一下的,新闻管制有些时候还是很有必要的。
*****
毕业将近,保定军校弥漫着紧张的情绪,为了检验保定军校学生的实战能力,袁家文说服冯国璋,调动一个团近3000人对战整个军校的一期学生,进行毕业会演。
“敌人已经占领苏家屯区,并前出至石龙一带,我军的任务是反击敌军,夺回苏家屯。”薛海艺介绍完敌情后看看坐下的各分队长,然后说道:“这是你们在军校的最后一次演习也是你们的毕业演习,这次的任务和以往任何一次都不同,因为我们对抗的是一个团近3000人,但是,大家也不要觉得有任何的恐惧,想想我们的训练,想想这次将要和我们共同行动由张教官一手特训的特种支队,你们觉得我们会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