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块,哪个领军的不是在吃空饷呢,现在把发放军饷的权力收回,估计这些人有得闹了,冷冷地一笑,不怕你闹,就怕你不闹,谁闹就收拾谁呗!
想了一会,又拿笔开始写建立中华民国后备役制度,直接指向裁军。
*****
“少爷,老爷在找你呢!”敲门声把袁家文惊醒,开门看是自己的贴身小厮俞宏,睡眼朦胧地点点头,然后让他打盆水来让自己清醒一下。
“祖庭,你的这个建议和报告我让他们都看了,有些具体的事希望你详细说明一下。”一进书房,袁家文才发现徐世昌、冯国璋、段祺瑞、王士珍、段芝贵居然都在,这些人可都是掌握兵权的人啊!
“是。”
“你提议裁军,为什么?”冯国璋发现袁家文居然提出裁军的想法,大骇,这个年代,军队就是安身立命之根本,怎么能够自断羽翼呢?
“几位叔叔不要着急,祖庭大胆,请问我们现在一月军饷是多少?”
“士兵十块到十二块,军官按照级别不一样。”
“未知现在我们有多少士兵?”
“十五万左右。”
“接近十五万。”冯国璋和段祺瑞相互看了一眼,琢磨着说出一个数字。
“十万左右。”王士珍和段芝贵想了想是说。
“那每月的军饷相当于四百多万,一年光军饷就要将近五千多万,不知现在各省税收多少?”
“祖庭也不用再多问了,现在的财政收入每年只有近百万,我们现在正在向其他各国申请借贷,至少要先满足军费。”徐世昌叹了一口气,现在对这个年轻人一点都是不敢小看了,详细地回答他的问话。
“接近四十万的军队。太多,为什么不裁点兵呢?”袁家文问:“这么多军队国家财政也拿不出这么多钱。”
“不是不裁,而是现在不能裁,南方现在有大量掌握在革命党人手中的军队,我们一旦裁军,此消彼长之下,以后还有我们话事的权力吗?”徐世昌显得很是为难。不是不知道现在国家的现状,关键是没有人敢首先放下自己是手中的武器。
“兵,贵精不贵多;更何况裁兵并非简单地裁减军队数量,必须要有一些相关措施确保军队不会因为战争消耗降低战斗力。”袁家文只好给这些思想僵化地人做做工作。
“哦,祖庭,你是说建立后备役吗?”冯国璋不以为然,“后备役我了解一些,可后备役必须有完善地政府行政体系,才能发挥功效,现在就要在全国实行,恐怕很难。”
“不是全国,是我们北方。而且我们缺少完善的政府行政体系,那就一起做。”袁家文不紧不慢地说。
“什么是后备役?”徐世昌没有带过兵,不是很清楚。
“后备役也称预备役,是指国家平时以退役军人、民兵为基础、现役军人为骨干组建起来的战时能够迅速转化为现役部队的武装力量。老百姓在服预备役期间,定期参加军事训练,执行军事任务,一旦发生战争,立刻征召入伍,应征服现役。”
“这个想法很不错啊!”徐世昌点头。
“想法是很好,但是没有完整的行政体系,根本没有办法建立后备役。”冯国璋没有好气地说,他以前裁军的时候直接给士兵发放遣散费,士兵回去之后不是落草为寇就是占山为王,成为地痞流氓,很少有回家务农的。
“叔叔说得不错,裁军之后士兵不能简单地派遣回家。我们中国的行政单位在清朝是村,然后是乡、区、县、市、省,我们在每个县设立一个后备役指挥所,每个乡设立后备役指挥组。从裁军裁下来的人中选择那些基础的、战斗技能熟练、经验丰富地士官充实到基层,裁减下来地军官则充实到指挥所中。指挥所的工作主要是组织和征召后备役,指挥组则负责在农闲时对后备役人员进行训练,同时掌握所辖区域后备役人员的状况,这包括数量、年龄等等,还要在辖区内进行宣传,让国民认识到后备役的意义。
顿了一下,袁家文继续说,“士兵后备役分2类:第一类,包括基干民兵和经过后备役登记的28岁以下的退伍士兵与军外专业技术人员;第二类,包括普通民兵和经过后备役登记的18~35岁的男性青年。
军官后备役包括退出现役转入后备役的军官,授予后备役军官军衔的退伍士兵、专职人民武装干部、民兵干部和经过军事训练考试合格的高等院校毕业学生,以及确定军官后备役的非军事部门的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各类后备役军官,按照规定服预备役已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