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令的推行。家父已经来电,决定在东三省大力推行这些政策,如果诸位先生有意,可以前往东三省,家父将扫榻相迎。”
“如果能够得到张都督的大力支持,那这些政策法令的推行将对中国的发展起到莫大的作用。”孙中山得到满意的答复,心中暗喜,自己多年的希望终于实现了,现在的关键是自己是否前往北京,没有想到袁世凯的动作会如此之快,短短一个月间不但结束清朝统治还建立了民主政府,并且颁布了民主法令,一切似乎都尘埃落定,孙中山本人也并不是一个渴求权利的人,一时只觉得欣慰,也没有其他太多的想法。
宋怡龄和张学杰看着他的表情,多少猜到他的一丝心意,嘴角暗瘪,真是一个理想者啊,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呢!
可惜孙中山是纯粹的理想者并不代表其他人也是,单说胡汉民,宋怡龄就很清楚他的权力欲望,在接下来几天的接触中,宋怡龄和张学杰分别走宋庆龄宋霭龄和胡汉民的路线,让他们觉得共和之重任,如果没有孙先生的大力支持,将很难开展,大力鼓励孙先生尽快北上,就任副总统一职。
在身边所有人的支持下,孙中山终于决定近日奔赴北京。
北上(二)
12月28日上午9点3刻,孙中山乘火车抵达北京,受到北京政府的大力欢迎。徐世昌代表袁世凯亲自到火车站接待孙中山一行人,张学杰和宋怡龄也随着孙中山一行抵达了北京。
孙中山的到来受到了民众和革命党人的大力欢迎,孙中山是革命人民的领袖,如果不是袁世凯,孙中山是当然的共和国的首脑,这一点连外国的舆论也是很清楚的,只是可惜回来的时间太晚。革命党内部已经充满了旧官僚、立宪派等投机份子,而很多的革命党人也觉得清帝退位成立全国统一之共和政府,我辈目的已达,则革命党可解散,革命党内部思想的不统一,再加上在背后支持革命党人的江浙商团和广东商团之间的利益之争,革命党已经名存实亡。
看着自己一手操控下名存实亡的革命党,袁家文有点感慨地对着自己的两位同伴说,“其实我是想和平演变同盟会的,但是谁知道这个年代的人思想那么僵化呢,一个共和的名字有多大意义啊,居然就让这些人就这么放弃了。”
“其实我最赞赏的就是你对清朝皇族的铁血手段呢!”宋怡龄笑嘻嘻地打量袁家文房中的各种宝物呢。
“知道我的父亲袁克定吗?他可是一力主张要杀了所有满清贵族的。”袁家文一边领着自己的两位好友参观自己在紫禁城里收刮的宝物,一边笑呵呵地八卦。
“接到你的邮件说你囚禁了清朝皇族,准备对他们进行思想改造,我们还有点诧异呢,你祖父不是和那些革命党人协议说要善待皇室吗,怎么突然你就动手了,虽然我们早知道你有这个心思,不过,你这次找的什么借口?”
“还用找什么借口,别人自己就送上门来了,铁良,你们知道吧,铁杆的皇族维护者,觉得是我祖父辜负了清廷的信任,派人前来暗杀,当然,暗杀者肯定被我给逮住了,然后我冲冠一怒为祖父,和我父亲一商量,直接冲进了皇宫,囚禁所有皇室贵族,后来的你们就都知道了。”
“袁世凯支持你的做法?”
“当然不支持,不过,我把铁良派来刺杀的人证物证全部给人摆了出来,他也不大好反对,而且我又没有杀那些人,只不过是在我们的保护中生活而已。”
“是啊,保护的同时,那些金银珠宝、古董玉器你就都掠夺了!”
“呵呵,我们辛辛苦苦保护他们,他们总要给我们一些辛苦费吧!”
“其他官员会同意?”
“呵呵,我把皇室内库的部分钱财给了内阁,正在纠结没钱的内阁当时就没声了,然后几个叫嚣得最厉害的官员,第二天就会被人揭发他们背后阴谋勾结满清皇室企图颠覆共和政体,破坏共和,然后很快就被拿下,几次下来,还有哪个笨蛋会开口,至于军队吗?当然也吃了一些好处,毕竟那是祖父的嫡系呢!”袁家文得意洋洋的解释。
“这是私下里的做法,官面上怎么解决?那些立宪派就这样甘心让清朝皇室被你囚禁,我记得梁启超也回国来了吧,我对他好感有限,如果不是他是真的爱国的话,仅凭他一再鼓吹君主立宪,反对共和,我都想把他干掉。”宋怡龄想起那个曾经的名人,就感到一阵愤怒。
“立宪派是不甘心我将清朝皇室赶下舞台,但是此一时彼一时也,现在革命党人势大,军事实力在全国分布,而且这些立宪派的并没有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