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零点看书 > 铁血民国 > 第 40 章

第 40 章

果能够和袁世凯达成协议,和平地达到共和的目的,那当然是最好的选择。

虽然对袁世凯了解不多,但是黄兴信任自己看人的眼睛,眼前的少年绝对不是一个保守的旧势力军人,他和同盟会里的年轻成员一样,都是向往着革命,向往着共和的,对袁家文的信任,让黄兴也相信袁世凯对革命的态度。

“如果袁公同意实行共和,两军即可停战,可是现在袁公已经在京组织内阁,并承诺清廷和外国公使进行君主立宪,不知袁公今后当何从?”

“只要革命党人同意休战和谈,祖父愿放弃君主立宪,支持共和体制,所有内阁成员将重新进行选举,并希望革命党人能够共同组建内阁,为了这天下的百姓不再承受战争的磨难,祖父愿承受那背弃的骂名。”袁家文异常诚恳地说。“只要能够平息兵戈,祖父愿亲自结束清廷。”

“好!那一切静待袁公佳音!”听了袁家文的话,黄兴大喜,能够不再起兵戈就实现共和当然是最佳选择,对眼前的少年,好感大增。

“谢先生,请容祖庭将电报传回北平,然后祖庭陪先生静待祖父的消息,这样安排可好?”袁家文大大方方地自己留下来担当人质,以此来消除革命党人的戒心。

果然,其他对袁家文还抱有成见的革命党人对他也放缓了态度,再加上袁家文俊秀的面容,得体的仪态,让他很快得到了众人的好感。

“对了,林先生,你们应该和宋四小姐刚分开没多久吧,怡龄现在情况如何?”

“宋四小姐是一位金融上的天才,在香港的半年时间宋四小姐的资产就成长数倍……”谈起宋怡龄,几乎所有和她有过接触的人都对她赞不绝口。

由于双方都有共同熟识的人,大家相互之间的交流也就更加地融洽,对于宋怡龄的喜爱和感激让在湖北的不少革命党人对宋四小姐的义兄袁家文的印象更好。

同时唐绍仪也在上海和民军地全权代表伍廷芳在上海开始和谈,双方首先达成了湖北、陕西、安徽、江苏的停战协定,除讨论军队的具体措施外,双方进行了政体问题的谈判,由于双方都赞成共和,和谈进行得非常顺利。

了解到袁世凯的具体想法以及袁家文发来的有关武昌革命党人的想法,唐绍仪对自己的使命更加坚定,先前他只是想要是南方确定袁世凯的地位,但是现在在袁家文的暗示下,他更是将为袁世凯争取总统一职当成自己主要任务。

经过一番商谈,袁世凯和革命党人达成以下协议:一,确定共和政体;二,优待清皇室;三,先推覆清政府者为大总统;四,南北满汉出力将士各享其应得之优待;五,同时组织临时议会恢复各地之秩序;六,加紧推行国内教育;七,向各国争取应得的权利。

同时,袁世凯派第二军总参议官靳云鹏北上,向北洋军各将领游说,使他们明了袁世凯的旨意。

在和袁家文反复商谈之后,黄兴电复袁世凯,“中华民国大总统一位,断举项城无疑。”袁世凯心中大喜,嘴里谦逊地说:“此事我不能为,应让黄兴为之。”

东北的张作霖公开声明袁世凯是当今能救中国第一人,如果中国实行共和政体,袁世凯当为总统无疑。

掌握东三省实力的张作霖的声明让袁世凯一时众望所归,而各帝国主义也是大力推崇袁世凯担任总统。

经过一番协议之后,英国主动宣布效仿美国将“庚子赔款”半数退还给中国,作为资助留英学生之用,同时帮助中国建立基础教育学校。其余各国,除日本外,在英国和美国的斡旋之下也相应地做出类似的声明,各国列强的支持让袁世凯名声大震。

得到革命党人、外国公使以及守旧军阀的支持,袁世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对清王朝进行逼宫,逼迫清帝退位,宣布建立中华民国,一时间举国欢腾。

张学杰冷冷地看着香港的报纸,“乱世才刚刚开始呢!”

袁世凯逼迫清帝退位的举动得到革命党人的一致推崇,12月12日,在袁家文的建议下,武昌发出电报邀请各省都督代表到武昌进行会议,研究成立全国政权问题。袁世凯也安排重要亲信唐绍仪代表自己前往武昌和袁家文会和,参与会议。

袁家文冷冷地看着革命内部江浙派系和湖北集团的利益之争,暗自鄙视这些人的鼠目寸光,在他的承诺和金钱的攻势之下,12月18日,代表会迅速地通过两项重要决议:一是通过《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二是决定虚临时总统之席以待项城(袁世凯)充当中国民国大总统。

“祖庭这招高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