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零点看书 > 铁血民国 > 第 38 章

第 38 章

的被眼前的局势蒙蔽了眼睛,居然敢和我讲条件,哼!”虽然黎元洪的强势也是袁世凯所期待的,但是袁世凯还是非常不爽黎元洪在他面前的作为。

带着自己的一干心腹和自己的长孙,袁世凯于23日到达北京,住锡拉胡同私寓(后移至外务部大楼)。次日入朝,谒见隆裕太后,誓言效忠清室。以后,又到东交民巷拜访帝国主义列强驻京公使,并发表政见说:“余之主意在留存本朝皇帝,即为君主立宪政体,从前满汉歧视之处,自当一扫而空之。尤有重大之问题,则在保存中国,此不能不仰仗于各党爱国者牺牲其政策,扶助我之目的,以免中国之分裂及以后种种之恶果。故为中国计,须立刻设立坚固政府,迟延一天,即生一天危险。”与此同时,前被清政府免职的梁士诒、唐绍仪等人也先后抵京,协助袁世凯组阁。

26日,袁氏公布了内阁名单,阁员大都是他的党羽或者朋友,如外务大臣梁敦彦,副大臣胡惟德,民政大臣赵秉钧,陆军大臣王士珍,副大臣田文烈,度支大臣严修,海军大臣萨镇冰,司法大臣沈家本,学部副大臣杨度,邮传大臣唐绍仪(先后由杨士琦、梁士诒署理)。同时,他又请立宪派首领张謇担任工商大臣,梁启超担任司法副大臣,以表示愿意与立宪派合作。虽然,张、梁都认为还不到携手的时候,婉言谢绝,但他这个“友好”姿态,对已卷入革命阵营的各省立宪派和仍在日本鼓吹君主立宪的梁启超,却有巨大的影响。

为了掌握中央军权,他组阁后,首先罢军谘府大臣(相当于参谋总长)载涛和毓朗,而让荫昌和徐世昌接替。摄政王载沣虽然丧失权力,仅存虚位,但名义上仍代行大元帅职权,并且,控制着禁卫军一万多人。袁世凯对此仍不放心,在朱尔典的帮助下,他采用软硬兼施的办法,迫使载沣交出“监国摄攻王”的大印,退回藩邸。又由隆裕太后申明“家法”,亲贵不得预闻政事。

袁世凯这一手把所有满族亲贵给震住了,所有人都心下惶恐,不敢异议。袁世凯乘机调冯国璋入京,接任禁卫军总统,并将禁卫军炮队全部调援山西。不久,又用准备出征的名义把禁卫军调出城外,而派段芝贵另编拱卫军,驻扎城里。经过如此一番布置,他就接收了清廷统治下的全部权力,隆裕太后和溥仪小皇帝成了他手中可供随意摆布的傀儡。

乱世(一)

革命形势发展异常的迅速,各帝国主义的态度也有了一定得变化,在他们的内部出现了纷争,开始讨论是否继续支持满清政府,或者大力支持袁世凯成立新政府,或者南方革命党。

“革命形势发展过于迅速,我们是否再帮助这个国家维持呢?”各帝国主义在京公使秘密进行协议。

“这个国家已经从头失去了他应有的威望,这几年中国人各种革命运动不断爆发,对于我们商品的输入很是不利!”美国公使坚决否定支持清朝政府。

“一切用武力挽救这个国家的可能性都没有了,当前最主要的是要选择一个最合适的代理人,一个强势的,有实力的,对我们抱有好感的领导人。”英国公使提醒大家。

“你的意思是说继续支持袁世凯?”意大利公使再次确认。

“除了他,当今中国还有谁能掌控大局,难道你们想和南方那些革命党人合作?”英国公使骄傲地说。

“可是袁世凯的声望比不上孙中山,而且,中国分裂不是比统一更符合我们的利益吗?”法国公使意味深长地笑着,反正他对中国没有太多感情,就是一个自己国家的商品输入地而已,如果不是他太庞大了,以法国的实力,早就把他变成自己国家的殖民地了,就像在非洲那些国家一样。

“那我们对袁世凯的支持?”

“对袁世凯要支持,但是对南方革命党人也不能轻易丢弃,让袁世凯帮我们稳住这个国家,可以让我们得到更多的利益。孙逸仙现在不是在海外征求我们政府对南方革命政府的首肯吗?我的意思是先等他们互相斗,等斗出一个结果以后,我们再表态如何?”德国公使最是考虑自己国家的利益。

“一切按照我们商量的办吧,在北方公使团联合支持袁世凯,静观他和南方的争斗,看最后结果吧!”英国公使最后拍板。

公使团的最后商议,让各国公使团继续维持先前对袁世凯的热情,对他们来说,什么承诺都不管用,他们看重的只是利益。只不过由于对于革命势力的恐惧,让他们更加偏重选择袁世凯而已。

*****

在革命势力高涨和帝国主义的共同压力之下,袁世凯很清楚自己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