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想法。想起一年前怡龄像疯了一样追打那些欺负小良的小孩,宋耀如心中闪过一丝明了,罢了,这样敏感的孩子就留在自己的身边吧!
最后还是宋耀如做了决定,庆龄和美龄赴美国留学,到新泽西州萨米特镇的皮德蒙特学校就读,怡龄呢,就跟在自己身边,带她出去见见世面,练练她的性子。
在父亲的安排下,庆龄和美龄登上了前往美国的客船,而宋怡龄呢,也开始跟着自己的父亲行走在国内的商行中。
相认(二)
“好,子任不愧为我的麒麟儿。”看了自己儿子寄回的家信,张作霖大喜。
“雨公,何事?”张景惠看着张作霖一脸兴奋的样子,也不由得好奇发问。
“叙五,你看!”张作霖面带得色地将长子的书信递给好友。
“父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子任。顷诵华笺,具悉一切。忽奉手教,获悉一是。奉诵钧谕,向往尤深。
先生荐成,得遇一友,姓袁名家文,字祖庭,袁氏总督之孙,得蒙推崇,幸得召见,秉呈家世,获悉良多……”
张学杰详细地叙述了他和袁家文相识、相知、相交的过程,并告诉自己的父亲,自己已经得到了袁世凯的召见,或许近期袁世凯会对张作霖有一定关注,希望父亲能够抓住这样的良机。
张景惠看到张学杰的书信同样大喜,能够得到袁世凯的赏识,这是多么大的荣耀啊,能够巴结上袁世凯基本上以后就是官运亨通了,叫他们如何不喜。
张作霖立即回信,要求长子要恭敬待人,特别是总督先生以及总督之子,然后注意自己的身体等云云。
搁下笔,张作霖对自己的儿子真是越想越满意,从小聪慧异常,得到众多人的赏识,而这些人也都或多或少辅助了张作霖的上位,现在他居然能够和直隶总督府拉上关系,并且得到总督的长孙的友谊,这就意味着堂堂的直隶总督也就知道了自己的名字,这对以后自己的发展有着不可估计的影响,这个天上掉下的大馅饼将张作霖砸的找不到北,一直到晚上,张作霖的脸上都是笑呵呵的,对待自己的女儿和二儿子态度温和了许多。
*****
两年后
“怡龄,还在看账本?”宋耀如看着自己的小女儿坐在书桌前冥思苦想的样子就觉得好玩,小孩子的外貌却是大人的表情,居然还无比自然。自从自己这个女儿表现出在数字方面的敏感之后,宋耀如就有意识地给自己女儿灌输一些商业上的知识,而怡龄也不负所望,展现出他所期待的才华。
“恩。爹爹,今年上半年我们投资的纺织行业现在已经开始盈利了,我们的《生活日报》也得到了民众的好感,特别是各个商家的家眷,还有……”怡龄将自己整理出来的家中的账本给自己的父亲一一汇报,宋耀如悠闲地躺在躺椅上听着自己的小女儿汇报财务,然后偶尔给予指导,任由她自我成长,没有想到以前内向胆怯的女儿现在处理这些家族的生意居然头头是道,还有盈利,这个让宋耀如真的有点惊奇,不过更多是高兴,可以有更多的钱去资助自己好友的革命事业了。
将自己的计划以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慢慢影响着自己的父亲,宋怡龄相信在乱世到来之际自己的手中将会掌握一些属于自己的力量。
“爹爹,我下个月想要到京城去一趟。”
“京城?去干什么?”
“当今皇帝和慈禧太后都相继去世,我想到京城去看一下有没有哪些是我们需要留意的,还有就是去看看总督所办理的新政。”怡龄轻描淡写地说着,其实是想趁着这个机会看能不能在袁世凯身上做一些投资,虽然袁世凯后来遗臭万年,但是他的实力却是非常让人喜欢的呢!可惜,自己的年龄太小了,又不好暴露自己的实力,很多信息根本不好收拾,到现在收集到的信息都还只是上海的信息,虽然短短的一年有这样的成就已经很不错了,但是对于曾经站在特工之巅的怡龄来说,现在的条件简陋得让人想哭呢,除了上海其他城市自己根本就没有足够的实力去布置眼线。
怡龄最终还是劝服了自己的父亲,带着几个下仆和照顾她日常生活的吴妈去了北平。
“其实,我觉得在北平开一家当铺生意应该很好呢!”想到日后那些轻易流失的国宝,怡龄就觉得心han,不管怎么做,她绝对不允许那些满族人再随意地将中国的国宝拿去巴结那些外国人,或者是低价贱卖,这绝对是一个民族的耻辱。
在北平的街头闲逛着,大方得体的举止,随身跟附的下人,华丽的衣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