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递枕头啊,当即没有二话,对张紫云再三感谢,随着张紫云到新民府拜见了知府增韫。
增韫之前也听说过张作霖的名字,再加上一些绅商对张作霖的赞扬,通过和张作霖的谈话,感觉到这是一个不错的人,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要说雨公多才,雨公的那个儿子才真正是非池中之物。”张紫云对自己的义子是非常的照顾的,看知府大人和张作霖的大事已了,就想给自己的义子找个更大的靠山。
“哦,何解?”
“雨公幼子子任一岁能言,二岁识字,三岁提笔习字,四岁可以随意地阅读各种书籍,到现在,五岁的幼龄已经写得一笔不错的颜体字,大人如若有意,可以召来一见便知。”
“哦?”增韫这是真的对这个小孩有兴趣了,自己也有一个七岁的儿子,如果合适的话可以把这个小孩找来当自己儿子的伴读。
在见了张学杰之后,增韫对张学杰的好感大增,连带对张作霖的印象也大好,本来不过是想让张作霖组建一营的,但是张学杰的聪慧让增韫笑着同意张作霖组建两营,同时,将张学杰接到了自己的府上陪伴自己的儿子读书。
“父亲,孩儿明天就要如府陪同增涵读书,父亲有何指示吗?”张学杰平静地面对自己的父亲,来到这个世界5年,他其实还是不很适应这个世界,一切都和曾经的世界不一样,他对共产党的崛起非常清楚,如果现在有共产党,他一定第一时间去投奔,但是现在的共产党在哪里都不知道,他难道一定要等到毛泽东掌握政权之后再去投奔吗,难道自己就眼睁睁地看着中国的局势如此糜烂无动于衷吗?张学杰知道自己办不到,他的忠诚早就交给了这个国家这个民族,他所有的一切都可以献给这个民族,而在这个年代,没有一个人能够做到这一点,让中国民族重新崛起,能够做到的有谁呢?
张学杰不敢相信任何人,这个世界上任何人都不能信,因为只有他知道中国将何去何从,或许,等自己成长到足够强大的时候,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改变我们民族的命运。
张作霖没有太多的想法,在这个乱世,想要成为人上人,必须要有实力,长子送到知府府中对他来说也是无形中和知府扯上了关系,是一个好的消息,叮嘱自己的长子好好学习,忠于知府一番话,张作霖紧急地赶回了八角台。他手中的实力其实不够组织一营,但是知府增韫命他可以组建两营兵力,即500人的队伍,他便乘机开展组编活动。
迅速地吸收了辽西一些小股匪帮,如义县的张作相、黑山县的薄振声等,都参加了进来。人数够了,他就率队到新民府接受点编,成立了新民府巡警前路游击马队,命张作霖为管带(营
长),张景惠为帮办(副营长),队伍仍驻八角台。
“军队,乃乱世立命之根本,军队够不够强,关键是敢不敢杀人,父亲手中的军队战力如何?”春节回到家中的张学杰淡淡地询问自己的父亲。
或许是从小张学杰表现得过于出色,张作霖面对自己的这个儿子表现出少有的大度,对儿子的建议和意见也都会仔细地考虑。
“打仗,杀人,这可是会减员的!”不是不想要强横的军队,但是要是人死了,自己这个官当的还有什么意思。
“兵,忌暮气。没有经历过战斗的士兵根本就不叫士兵,如果有一百精锐完全可以消灭数倍于自己的敌人,这就是精兵之道……”
张学杰慢慢地将精兵的政策灌输到张作霖的脑海中,也让张作霖对自己的军队发展有了一定的思路。再看自己的儿子,怎么看怎么顺眼,才6岁的小家伙啊,说起练兵那是头头是道啊,不愧是自己的儿子啊!
打定了主意,张作霖对手下的士兵更加严格的训练,虽然收效不大,但比起以前的状况要好上许多,觉得自己的士兵有一定模样,张作霖觉得采纳自己儿子的意见,剿匪练兵,然后抢了胡匪的银子当自己的军费发展部队,一举两得,同时派遣自己的心腹进入关内搜寻各方面的人才。
******
“子任,你在干嘛?还在看书啊,出来,和我一道去向赵师傅学拳。”增涵,增长德叽叽喳喳地跑进来,要拉着自己的伴读一起去习武。
增长德虽然知府之子,但是他更喜欢刀枪棍棒,对诗词歌赋不感兴趣,不过张学杰这个伴读当的也很轻松,知道增长德喜欢英雄,就故意在他面前讲一些历朝历代的大英雄救民于水火的故
事,引起小家伙的兴趣,然后小家伙自然就有兴趣去看书了,增韫对自己儿子的变化